科室动态 - 核医学科

您的位置: 核医学科 科室动态详细

哪些糖尿病病人测糖化血红蛋白不准?

发布时间:2016-05-06 09:51 本文来源: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新版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指标”。也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值是长期高糖血症的糖尿病患者的指示剂,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多数人已经认识到,并且也感受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意义和重要性了。

可是,即便是“金指标”,即便是好设备,即便是熟练实验人员,我们也偶然会遇到这样的病人,明明这段时间血糖异常,或者是升高了,或者是降低了,可是他的糖化血红蛋白却没有表现出相同趋势的变化,病人拿到报告单上的检测数据与他的血糖实际情况不一致,这是为什么呢?是我们测不准?还是病人本身的原因?

我们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采用的离子交换高压液相(HPLC

法检测,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主流技术(仪器由美国伯乐公司生产)。我们开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已经十多年历史了,实践表明,我们的仪器误差肯定会有,但都在很小的误差范围内,大约在3%以下。这个误差什么概念呢?打个比方,糖化血红蛋白真值如果是6%,我们测量出来的值可能是5.82%6.18%之内的任何一个数值,误差仅仅在小数点后面,因此,可以说我们测不准的情况极少极少。

那么,病人什么情况会导致我们测量糖化血红蛋白不准呢?原因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病人先天或后天疾病引起血液红细胞结构或者是红细胞寿命变化引起的,一类是病人血液中有干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物质引起的。比如,病人患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近期输血,脾脏肿大等,这些疾病会使得红细胞的寿命缩短,就会使得血液中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时间缩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也就相对减少(假性降低)。又比如: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也会影响到检测系统出现偏差,使结果偏低,还会有使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出现假性升高的脾切除病人,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肾脏疾病等。

所以,如果医生觉得糖化血红蛋白报告不符合病人的时候,不妨排查一下病人的上述情况,选择其他控糖的监测指标,比如糖化血清蛋白等,以免耽误治疗和疗效评估。

1、中国医学论坛报201647F1页:

“糖尿病评估中的血红蛋白A1c”;

2、糖化血红蛋白仪器说明书。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哪些糖尿病病人测糖化血红蛋白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