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 医学检验科

您的位置: 医学检验科 科室动态详细

“迎头赶上”的坏家伙:念珠菌感染

发布时间:2015-10-29 08:38 本文来源: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念珠菌属是机会真菌或条件致病真菌中最常见者,其所致疾病在侵袭性真菌菌病中占首位。20世纪80年代以前,深部念珠菌感染较少报道,自从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使用增多,深部念珠菌感染增多,菌种也有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念珠菌属已经成为血流感染重要致病菌,排名第四位;1980-1990年间真菌性血流感染在医学血流感染中从5.4%上升到了9.9%。由此看出,真菌性血流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都成上升趋势。多数报道显示,白色念珠菌在真菌性血流感染中比例最高,念珠菌占真菌性血流感染的一半以上,其感染应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从2015年起至1021日,我院血液真菌感染共有11例,其中念珠菌就有8例,3例为马尔尼菲青霉菌。

念珠菌感染高度怀疑对象:临床感染表现有存在明确的感染灶,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存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目前无真菌学确切依据。内源性感染是其主要的感染途径,侵袭性念珠菌病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显著。侵袭性念珠菌病可使入住ICU和住院时间分别延长12.7d15.5d,并增加医疗费用。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念珠菌定植、接受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使用中央静脉导管、全胃肠外营养、胃肠道或心脏外科手术、住院时间延长、入住ICU、烧伤等。

近年来,随着抗真菌药的广泛应用,念珠菌耐药现象日益普遍。20世纪80年代以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产生和发展很慢。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康唑开始在临床广泛应用,取代酮康唑应用于多种深部真菌感染,特别是艾滋病相关的口咽念珠菌病和食管念珠病的治疗。同时也出现了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属,并逐年增多。对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可予抗真菌经验治疗。先前使用过唑类药物治疗或预防者有可能出现唑类耐药或不敏感菌株,如光华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非重症感染,先前并无使用唑类药物史者,氟康唑为首选治疗药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中性粒细胞减少,且可能为光滑念珠菌或克柔念珠菌感染者应选用两性霉素B或棘百菌素类。在某些高危人群中预防性抗真菌药的应用,可降低侵袭性念珠菌病生物发病率及病死率。预防性抗真菌药的治疗可用于以下高危人群:1、实体器官移植受者。2、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者。3、同种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受者。4ICU的高危患者。(检验科 赖春慧)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迎头赶上”的坏家伙:念珠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