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医院文化医苑文馨详细

一位老中医的一天

发布时间:2018-06-30 09:35 本文来源: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早晨八点,新一天的工作时间刚刚开始,我院中医科专家门诊诊室前就已经人头攒动,围满了前来等候就诊的患者。不少人都是一大早赶过来的,睡眼惺忪,除了南宁本地市民,还有一些外地甚至外省的人也慕名前来,对这些患者而言,这里有他们最信赖的中医生——朱小晓主任。推开专家诊室的门,朱主任正在给一名患者望闻问切,眼前这位言谈爽朗、两鬓发丝微露花白、专注与患者交流的医者,似乎少了一些威严,而平添了几分和蔼可亲。

朱小晓主任,南宁市名中医,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肝胆脾胃病及妇儿科疾病。虽已近花甲之年,她却依然锲而不舍地继续坚守着自己最钟爱的中医事业。

四十多岁的杨女士,月经紊乱,失眠便秘,脸上长满黄褐斑。听说朱主任的中医调理疗效不错,她就专程过来求医就诊。起初,杨女士的情绪比较低落,满面愁容,紧张压抑,有气无力。朱主任给她把脉、询问病史、开具药方,还用轻松的话语陪杨女士聊天,缓解她的心理压力,运用中医情志疗法和中药调理,治疗杨女士的更年期综合征。渐渐的,杨女士的脸上有了笑容。

“朱主任医术好,医德好!给病人看病非常细心,总是耐心地给病人讲解药的用法,是一位难得的好医生!”任奶奶是朱小晓主任的一名老病号,朱主任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缓解了她多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任奶奶非常感激朱主任,送来了一面鲜红的锦旗,逢人就夸赞朱小晓主任,滔滔不绝。

有口皆碑之下,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一个上午的时间,朱主任就接诊了三十多位患者,望闻问切、记录病情、开具处方、细心叮嘱注意事项,不停地与患者交谈,遇到听觉不灵的患者,声音还要再提高几度。在这期间,朱小晓主任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上过一趟卫生间,坐诊的姿势都没有改变过,不断进来的患者让她甚至连站起身直直腰休息一下的机会都没有。这样连轴转的工作节奏,朱主任早已经习惯了。中午十二点,午饭时间到了,朱主任趁空洗了洗手,刚想脱下身上的白大褂,一对中年夫妇走进了专家诊室。他们结婚好几年,一直没要上孩子,非常着急,一大早就从外地赶车来到二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生殖中心的医生为夫妇俩检查身体情况后,建议他们先来找朱小晓主任进行中医中药调理。

“主任,实在不好意思,耽误你下班吃饭了。”表明来意后,中年夫妇的脸上满是歉意。朱主任只是笑了笑,擦一擦额上的汗水,重新坐在诊桌前,为这对中年夫妇把脉看舌、开药处方。超时工作,对于朱小晓主任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当朱主任匆匆吃完午饭的时候,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休息半个小时后,又继续开始下午繁忙的工作。作为中医科的科室负责人,朱小晓主任不仅要出门诊,还要随时关注病房里每一个病人的病情,遇到其它科室发来的中医调理会诊申请,朱主任还需要内、外、妇、儿、骨各个科室的四处奔波,为患者开具中药处方。临近傍晚下班时间,朱主任会诊回来,中医科办公室内早已坐着好几位等候看诊的患者。他们因工作繁忙或是路途遥远,没来得及赶上朱小晓主任上午的专家门诊,只能在下午加号给朱主任看诊。当最后一位患者满意离开的时候,已经大大超过了六点下班时间,朱小晓主任才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这一天,也许是朱小晓主任作为一名老中医最普通的一天,但这普通的一天,又何尝不是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的真实写照。除了吃饭、学习、睡觉,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患者,然而朱主任对此无怨无悔。“弘扬大医精诚,发扬中医特色,不断推动医院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这是朱小晓主任心中,永远不灭的信念。(中医科 黎艳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一位老中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