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神外重症监护室的时光
有一群可爱的人,拥有着娇弱的身躯,却可以为两百多斤的患者每两个小时翻身拍背;有一群可爱的人,抢救患者时有条不紊,分工合作,给患儿胸外按压一个多小时不觉辛苦,只为从死神手里抢下那个年轻的生命;有一群可爱的人,明明拖班三个小时以后身心疲惫,回但是回到家里看到父母孩子静坐饭桌旁,依然展露出温柔的微笑。这群可爱的人,我们称为白衣天使。
在封闭式的监护室里,他们有的给患者吸痰,有的人测血糖,有的人在翻身拍背,有的人在做气压治疗,有的人在做电脑中频治疗……每当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总是很自豪与欣慰。所有操作与护理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没有落下任何服务患者的事情。没有进入监护室以前,我有点怀疑他们每一天都可以这样子做吗?当加入他们的行列时,我想起当年老师在书本上说的“慎独”精神,正是那份“慎独”精神,更是责任与爱,才撑起了那片生命的蔚蓝天空。
犹记得有一个年轻小伙子酒驾车祸,做完手术后直接送入监护室。患者浅昏迷,有气管插管接着呼吸机辅助呼吸,左右瞳孔直径比是5:6,镇静止痛泵都用上了。我心想,这小伙子可惜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结束。因为在我的认知里,颅脑损伤的患者最重要的就是观察瞳孔的变化,瞳孔不等是危及生命的。出乎我的意料,这个小伙子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与护理,我见证了他从昏迷到睁眼再到清醒的过程,我嘲笑自己的无知,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刻苦专研,因为医学学无止境。当我们把小伙子送出监护室的那扇门,我看到他的家人喜极而泣的对我们医护人员说着感谢言语的画面,我永生难忘。
这群可爱的人,用行动诠释着当初宣誓的医学生誓词“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我很荣幸加入他们的行列,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神经外科 马菊连)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