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医院文化医苑文馨详细

病历的医路情怀

发布时间:2019-09-28 17:03 本文来源: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望闻问切心牢记,

  精研理论写新题。

医书病历勤劳汗,

 治愈伤疾话神奇。

我的名字叫做病历,是负责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根据史料记载,汉朝时期的医学家淳于意在给人诊病治病的时候,总要把病人的病情和自己诊断处理的方法记下来,当时人们将这些记录称为“诊籍”,也就是我的祖先,我国最早病历的由来。到了今天,记录病历已经成为每一位医务人员必做的工作。

回首追忆往事,1952年,我走进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这个大家庭。19888月,中医科创建,我增添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医病历。这一年,恰好是我国改革开放十年之际,卫生健康事业处于发展阶段,所有的住院病历以及门诊病历都是医务人员用钢笔手工书写。当时的中医科主任雷主任,是一位广西名老中医,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多种内科顽症的诊治有独特的见解,特别擅长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各种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雷主任时常教导中医科医务人员,病历书写是一件高雅而且有艺术性的工作,它书写的不只是病情,也是一个人的生命简史。不仅如此,病历书写还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医学功底,能让医务人员和疾病在字里行间追逐捉捕,无处不体现书写者的逻辑思维技巧,从点到面,再从面到点,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拨开重重迷雾,最终找到疾病的根源。正因如此,雷主任要求中医科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认真、严谨对待每一份病历书写,字迹一定要清晰工整,不容许半点马虎大意。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通过不断的发展建设,中医科已具备一定规模,技术力量越来越雄厚。病历书写依然是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中医辩证论治、诊断……内容繁杂,值班的时候若是有数个新病人办理住院,医务人员写病历甚至需要写上一个通宵。书写病历的压力,不亚于一次精密的手术,只因写错一笔,前一秒还精美整齐的病历,瞬间就会变成一张废纸,医务人员的辛苦全部白费。“病历复病历,病历何其多。每天写病历,总是写不完。”、“病历书写何时了,谁人能知道。昨日书写又深夜,精疲力竭头昏眼花中。病历规范应犹在,只是内容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没完没了写病历。”这些打油诗,正是手写病历年代,医务人员的真实写照。

随着医院门诊和住院人数的不断攀升,手写病历的工作效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200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一个年头,我国启动新一轮医改,医疗信息化成为重中之重,我的病历家族出现了一位全新成员——电子病历。它是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健康卡等)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医疗记录,用以取代手写纸张病历,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电子病历只需要在电脑上调出相关病历模板进行填写,时间至少节约了一半,将医生从繁杂的手写病历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去。电子病历时代既方便了患者,优化了就诊流程,也更好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及效率。这个时候的中医科主任是朱主任,她是一位南宁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肝胆脾胃及妇儿科疾病。她时常告诫中医科医务人员,电子病历带来了快捷高效,但是就病历质量而言,高效率不一定带来高质量。“模板化”的电子病历可能存在“复制粘贴、错别字”等低级错误,也会因为没有像从前一样字斟句酌地手写,而可能缺乏对病患个体化的分析与思考。电子病历书写依然必须实事求是,真实地反映病人的病情及诊疗经过,一字一句应该经过反复推敲,用最准确的医学语言去表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病历书写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临床思维、提高诊疗水平。正因如此,中医科的甲级病案率达到90%以上,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病历书写优良传统,也将继续代代传承。

时至今日,我国改革开放已有四十年,我们伟大的祖国也迎来七十周年的华诞。我作为病历,见证了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也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一本本优秀的病历,亦是一名名医务人员执业的见证,病历里有的不仅仅是患者生命的简史,还有医务人员的医路芳华与情怀。中医科 黎艳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病历的医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