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医院文化医苑文馨详细

她们的“日常”

发布时间:2019-07-16 17:56 本文来源: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叮铃铃~叮铃铃~

“喂,您好,这里是新生儿科

“这边是手术室610,请让医生急会诊,一个28周的宝宝……请你们做好准备”

“好,我们这边马上准备”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新生儿科的宁静,这看似常规的科室内部沟通电话,却在新生儿科起到了爆炸性的效果,这意味着,新的挑战即将来临。

放下电话,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同时告知责任组组长,立即准备暖箱、呼吸机、抢救用物、保暖辐射台……

急促的门铃响起,马上起身去开门,医生连同护士抱着患儿插着导管用呼吸囊按压着疾步进来,两名护士立即配合起来,开通静脉通道,配合医生用药抢救,过医嘱,抽血,一切都需要紧张、高效、快捷、有效地进行。直到患儿病情稳定下来,大家才松下一口气,又接着兼顾其他在住院的宝宝,记录病情、雾化吸痰,测血糖、换尿片、喂奶、为腹胀患儿灌肠排便、称大小便重量、准确记录出入量、接新病人住院、无创呼吸机定时查看鼻塞、局部皮肤护理、蓝光灯照射退黄治疗、查看眼罩……等等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细致的工作,我们无法掉以轻心,只能打起精神更加用心去当好“临时妈妈”。没有人能够按时下班,每个医护人员都犹如“打了鸡血”一样,忙碌而又紧张兴奋。下一个班接班了,上一个班还走不了,往往是两个班互相帮忙,才能把一个班的工作做完。

她们的“日常”每天都在重复上演,经过她们的辛勤劳动,一个个幼嫩而又脆弱的生命健康成长起来:4500g糖尿病母亲儿康复了、2000g的低出生体重出生儿康复了、1350g117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康复了、750g伴宫内发育迟缓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康复了、重度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康复了……,一连串的辛劳换来了一连串的回报,一连串的付出换来了一连串的成就感、幸福感。(新生儿科  潘佳茵)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她们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