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管理新模式 提升设备运维效率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680号令的要求,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需要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医疗器械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使用质量。
为了改变传统设备管理服务模式的缺陷,提升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效率,8月10日上午10点,医学装备管理科在综合教学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引进设备管理服务新模式启动会,健康力(北京)公司驻院项目经理及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医学装备管理科工作人员以及分管院领导梁驰副院长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宣布了健康力(北京)医疗设备维保社会化管理服务正式入住我院。
我院是一家大型的医疗集团医院,现已经运营的包括院本部、三个分院、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近80个科室和部门,拥有医疗设备近3000台,涉及的设备数量大、范围广,而院内仅有5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人员数量远远满足不了设备日常维修维护的需要,同时,院内的维修工程师无法及时学习新设备的维修知识,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和设备多样化需求。
本次引进的健康力(北京)医疗设备社会化管理服务,依托公司雄厚的技术力量,引入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对设备的使用、巡检、保养、维修、质量控制、计量检测、报废等各个环节都遵循科学的程序和严格的要求,开展设备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管理。
医疗设备社会化管理服务,构建医院的计划内预防性维护(PPM)管理体系,在设备问题变为危机之前发现问题,主动维护降低应急叫修的次数,预防故障,降低维修成本,确保设备可以充分运行,保证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提高设备可用性,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同时,加强医疗设备的巡检保养,对设备进行全院巡检与预防性维护,制定设备巡查保养计划、日程表,按不同科室、不同仪器类别,严格执行巡查保养SOP规程。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症科室、血透室、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产房)的巡检,每个月进行巡检,从氧气口到麻醉机、呼吸机,无论大小设备逐一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驻场服务确保充足的具有专业维修技术经验的设备工程师数量,严格执行医院现场的7*24小时响应服务,驻场工程师接受电话报修实时响应,科室扫码报修15分钟内完成响应,极大提高临床设备服务需求的响应时效及故障解决的时间成本。计划内预防性维护体系是以预防故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宗旨,针对临床医疗设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引入团队驻场,在管项目运营期内,确保保养(巡检)按时完成率达到100%,有效实现了设备故障率的降低。
医疗设备社会化管理服务,承担医疗集团所有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巡检、保养、维修服务工作,实现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监测软件,实现24 小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备件故障预警,对设备管理及设备使用人员提供技能培训,指导设备使用科室正确安全操作设备,日常维护设备,协助设备主管科室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对预防性维护、定期巡检、设备校验、故障维修等工作内容做好相应的记录或报告,确保资料齐全、账目明晰、账物相符。
医疗设备社会化管理服务为医院提供信息化管理服务,对设备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过程进行数据归纳整理,为医院提供设备分析、评估报告,确保医疗器械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使用质量。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