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读村旧貌换新颜
“把读村,加油!二医院,加油!...... ” 近日,我跟随支部活动,一起走进马山县把读村,一场篮球比赛正在进行,村民围在新建的篮球场边为扶贫联谊赛(把读村队和二医院队)的双方队员加油助威,同时也感受篮球场从硬泥地面铺成水泥地面带来的新变化。
干净整洁的村屯里,一幢幢青砖白瓦的居民楼分布把读村水泥路两旁,金黄色的玉米地里,群众有说有笑,正在采摘玉米,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丰收喜悦。
以前,把读村除了一条旧公路外,进村的路都是砂石路,村民们走村串巷或去乡里赶集,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
“当时我们村里只有一条能通车的路,其它路又窄又烂,老百姓去赶集都只能走泥路,只要一下点雨,就滑得不行,摩托都不好骑;小路更不用说,不是田坎上就是土边边。”“那时候在地里辛辛苦苦种玉米,一年到头的劳作,收成只够一家人勉强吃饱肚子,盐巴、油那些东西就靠家里养的几只鸡下蛋拿到街上卖钱来买,逢年过节能穿上一件新衣服,是当时我们童年时候最大的愿望。”村民感慨地说
2014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把读村在村委的带领下依托帮扶单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始奋起直追。
“那时候,第一书记和村支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开群众会的次数多得都记不清楚了,有时从早上开到晚上,一个组一个组的开。”通过一次次群众会,群众的脱贫观念慢慢开始转变,主动参与修路。短短时间内,除了主干道全面通车外,其它小路全部变成了水泥路。此外,在全村范围内安装路灯,同时改厨、改厕。引导群众外出务工、发展养殖产业惠及群众、医疗保障惠及于民……一项项工程的实施,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把读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同时,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开展,村舞蹈队活跃在村的各种节日当中,由二医院援建的村篮球场成为了年青人活动场所。
如今,把读村正在以村党组织为引领,结合“德治”、“法治”、由“全面脱贫”向“振兴乡村”转变,走出了一条全民参与、共同富裕的奔向小康之路。(门诊办 袁志光)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