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医院文化医苑文馨详细

见证

发布时间:2020-04-13 16:27 本文来源: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8519日,1428分。

那年我10岁,小学四年级,全校师生站在操场上,一同沉默,一同低头,远远地,我听到汽车的鸣笛声从校外传来。

彼时年幼的我还不太理解那种浓郁的悲伤感,只觉得空气都在凝结,心头压着块石头,重重的,落不下去。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种重重的,压得人透不过气的心情,是因为一种叫做民族的感情。

202044月,上午10时整。

22岁的这年,我早已大学毕业,在优秀的医院工作。

那天我在上班,病房的工作很忙碌,忙到我没有时间看钟表,去巡房的时候,很多个病人的闹钟一齐响了起来,我突然意识到,那是他们定时10点默哀的闹钟。

那一刻,我听到窗外大街上的鸣笛声骤然响起。

有个老爷爷坐起来,敬了个礼,我想起他跟我说过,他是经历过战争的人,他说战争很残酷,而这次的疫情同样是一场战争,只是主角不再是他们,而是我们全中国,每一个医护人员。

这是一场漫长,而又沉重的战争。

一个朋友跟我说,当时她在马路上,很多人都停下来脚步,甚至有人泪流满面。

我后来看到一个帖子,说动车上的人,一时间全部起立、致敬。

那天晚上,共青团官博翻出了2008519日那天,谷歌浏览器贴出的一组流量数据图。

当天维持在高峰的流量曲线,在几分钟的时间里,瞬间跌到趋近为零。

而那几分钟,就是我们全国人民默哀的三分钟。

谷歌当时说,那是从所未见,几乎……就是不可能的数据。

但我们,确实做到了。

44日的早晨,我们同样做到了。

我们总说,我们这代人见证了数不清的历史,奥运会延期,高考延期,欧洲杯推迟,美股熔断,英国脱欧,等等等等。

但我知道,同时见证的,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伟大、一致、团结的心灵。

这正是中国。

而我们,会怀揣着这样的心灵,背负着在这个春日逝去的人的希望,深吸一口气,擦干眼泪,勇往直前。(肿瘤科/放射治疗科 肖昙)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