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医院文化医苑文馨详细

医心护生命 献血践初心——张波主任专访

发布时间:2022-09-29 15:28 本文来源: 输血科

2022921日早晨,南宁江南爱心捐血屋迎来了第一位爱心献血者,他迎着晨光,大步流星地迈进了捐血屋。他是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带头人、南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创伤救治中心主任、创伤手外科主任张波

Image1

据了解,张波主任不是第一次献血了,但是他依然因为能够为这个社会出力而感到兴奋,以至于当天血压测了三次才合格。我知道的,我献血都是第三次测量血压才合格。他乐呵呵地解释道。趁着检测结果还没出来,我见缝插针地采访了张波主任。

  小编:张波主任您好,很荣幸今天能采访到您。请问您从什么时候开始献血,一年献几次血?

张波主任:我大概是三四年前第一次献血,所以说我还是献血的新兵。但是第一次献血了以后,一直到现在我都坚持一年献两次,半年时间一到我就开始来献血。每次都献400ml全血。

小编:张主任,您说之前献血的比较少,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张波主任:之前为什么不献血呢?其实以前我也是想献啊!但是以前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熬夜,转氨酶就不达标,去过几次都不达标,挺可惜的。后来我用两年多时间把我们科室团队培养起来了,现在熬夜手术大部分都放手给年轻医生去做,我现在熬夜机会少了。三四年前有过一次去试试看,结果全部正常,从那一次开始就也觉得,自己身体健康情况还行,那就坚持下来了。

小编:作为外科医生,您怎么看待无偿献血?

张波主任:因为我是外科医生,每天都是做创伤、治疗手术。外伤以后出血流血,很多治疗是需要输血的。很多时候我感觉,有血就有生命,没血有时候就是很无奈。特别是这种应急创伤、应急状态下的大量失血以后,生命其实很脆弱的,病人随时可能失去生命。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创伤病人,需要输血的病人。如果我们真有足够的血源作为保障的话,病人的抢救、健康可能就有救了。我们也曾见过因为没有输血,或者是失血太多不及输血,生命就这样消失,实在是太可惜了。作为一个外科医生,我对血液的重要性理解的还是非常透彻的。所以无偿献血、患者输血的好处其实大家也可能也都知道了。无偿献血对献血者来说也健康且有利的,坚持定期适量献血有益健康,可刺激骨髓生长,促进血液新陈代谢,预防和降低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疾病的发生。对自己有利同时又能够帮助别人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Image1

小编:我们看过您的专访视频,也大致了解您救治病人的经过,您能向我们讲述一两个您印象深刻的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经历吗,输血在其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张波主任:我们救治的患者非常多。我们有一个最典型的就是从隆安过来的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是被碎垃圾的机器的传送带整个人卷到里面,右侧的手脚完全离断,包括从头到胸、到腹部全部都是伤,有七八根肋骨骨折,头颅、四肢也有骨折,失血性休克。去年就是交警开路过来。当时查血色素时候才3克,是极严重的贫血,这样的病人随时都有生命的风险,随时可能走人。我们马上开启绿色通道,当时输血科就给他备好大量的血,那个病人当时抢救术中输了12个单位红细胞,2180ml血浆,20个单位冷沉淀,3人份血小板。这个病人抢救过来了,我们手术最终成功,我们十几个医生给他做手术十几个小时,所以印象非常深刻。最终用了33.5个单位红细胞,5460ml血浆,40个单位冷沉淀,4人份血小板。大量的医务人员挽救一个生命,就是因为有输血科作为保障,所以我们外科医生做手术的心里面就有底了,觉得救病人还是有生的希望。如果没有血液作为保障的话,外科医生有再好的技术也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的,对生命其实都是没办法的。

记者:您说的这个经历我们也看到过相关报道,没想到输血的数据竟然如此惊人。好在您的团队妙手回春极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Image1

张波主任:还有一个是在靖西一个女大货车司机,在高速路上翻车,她整个右上臂从肩关节那里那个上面全部离断。这个手臂飞出驾驶室一百多米。但是病人当时昏迷了一下,醒过来以后她又爬出去把这个手臂捡回来,又昏迷了。她爱人也坐在她旁边,问题不是太大。拨通120后,就拿一个大的水果箱,把整个上臂冰冻保护起来,第一时间送过来。从靖西那边过来五六个小时,当时到了就给她输血。因为她当时失血过多,一边输血,一边准备接离断的肢体。经过七八个小时的奋战,手术完全成功。抢救手术中,用了14.5单位红细胞,1880ml血浆,30.5个单位冷沉淀。也是有十几个医生各司其职为她做手术保命保肢。后来手活动也很好,大部分的功能恢复了,能够自理生活。这样的手术不是特别常见,但是急性创伤的病人还是很多的。

小编:优秀的医生和充足的血源一样重要。您是怎么看待无偿献血的呢?对目前南宁无偿献血活动有什么好建议吗?

张波主任:我觉得无偿献血对献血者来说是有益的,红细胞它有一定的寿命的,正常人的血就是经过三个月他就代谢完了,又是新鲜的血液,既然自己都会新陈代谢,不如献一些出去,又能够帮助他人。定期适量献血可以促进骨髓造血能力,释放骨髓储存造血干细胞,还可以保持骨髓造血旺盛。当前血液紧张供不应求,这个血就是救命,作为医生这个方面是非常深有体会。

小编:就所谓的医者仁心,其实对于献血,很多人还存在误解。有没有患者得到输血之后我也要去献血?

张波主任:有。其实现在好多病人的家属都自动地参与到无偿献血中。但是我日常的工作都是忙在手术、抢救,有时候宣传无偿献血还是用实际行动来带动家属。我们二医院每年都是很多医务人员都是主动献血,献血量在广西都是在数一数二的。我觉得目前的献血活动,还要利用新闻媒体等长期做宣教。我感觉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献血的益处还持怀疑态度,可以让一些常年献血的人、志愿者现身说法。以前都说医生都不献血,我们医院的这个献血率是很高的。患者家属看见医生那么辛苦他都可以献血。那我为什么不能献血呢?就能够带动病人的家属也参与到献血来。我们医务人员要起到带头、榜样作用。医生刚刚做完手术急急忙忙地去献血,病人家属也看在眼里的,他就知道这个真的是有益的。我们原来的闫钢书记已经退休,我也是在闫钢书记的带领下献血,他最后一次献血是60岁,我印象很深刻的。他已经退休了,他还去献血。我把他当榜样,要一直献血直到我不能再献。

Image1

采访后记:

张波主任是执着的,他的执着也体现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作为共产党员,起到了先锋模范的作用,张波主任认为首先最根本的是把技术做好做精。另一个重要的是,要坚持。救治断指病人不止步于百个千个,要做一辈子,到最后时刻屏住呼吸都要把最后一针缝好。

在采访结束之后,张波主任的话语还回响在我耳边当一天医生,当一年医生可能很容易,但是你要当一辈子医生,特别是当一辈子的显微外科医生,真的很不容易。

不管是做手术,还是献血,张波主任都坚持做到最后,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业使命,更是出于对患者、对社会无私的爱。

希望能有越来越多像张波主任这样的爱心人士能够加入我们无偿献血的队伍!输出温情暖人间,血润苍生愈万疾。(输血科 石梓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医心护生命 献血践初心——张波主任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