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冠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法(英文名:Nucleic acid detection method)是通过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DNA和RNA,来判断是否被病毒感染的方法,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
2020新冠病毒爆发至今,新冠核酸检测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作为普通公众,应当按照当地疫情防控的要求,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工作,既是保护自己和家人,也是保护大家的健康。在等待报告结果的同时,大家不免疑问:我应该选择单采还是混采?一份核酸检测报告需要多长时间得到结果?报告迟迟未出是什么原因?接种疫苗会影响检测结果吗?...诸如此类问题,本篇文章将带领大家走近新冠核酸检测,更进一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Q1:核酸检测选择单检还是混检?两者有何区别?
A:顾名思义,单检是参加采集的每个人单独对应一个病毒采样管,这个采样管里只放置一个人的采集拭子。而混检是几个人采集后的拭子放在同一个采样管里边。单采费用较高,混采相对费用较小。一般情况下,对于感染新冠风险较大的人群建议进行单采,而对于进行大面积筛查则可以进行混采。
大规模的混检筛查一般为大批量送检,可能距离比较远,时间比较长。所以最终医院出具报告的时间较单检会更长。
Q2:核酸检测出具报告的时间需要多久?
A:对于发热门诊、急诊患者,在6小时内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原则上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
Q3:核酸检测报告迟迟未出是什么原因?
A:因核酸检测方法学的局限性,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实验结果。为每一个民众能够得到真实准确的报告结果,检测报告有时需要复检。实验时间会稍有延长,也希望大家能够多一份理解,积极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共克时艰。
Q4: 单次检测结果阴性,就万事大吉了吗?
A:根据临床大数据以及医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最长可到14天左右,也有一些发病很快的患者,在一天之内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当然也有极个别例子,有出现超过14天的潜伏期。因此,一次核酸检测为阴性,不一定代表100%安全。不能100%排除新冠病毒肺炎。
Q5:接种疫苗会影响核酸检测结果吗?为什么我打了疫苗还是得做核酸检测?
A: 新冠疫苗所采取的抗原,采集于新冠病毒棘突表面的蛋白成分,而核酸是病毒核心部位的核酸序列,只是采取了其中一段比较保守的核酸序列的检测。所以对于新冠病毒的疫苗所采取的蛋白成分,和病毒的核酸序列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对于检测结果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个别受种者因免疫失败而未能获得有效保护;比如处于疾病潜伏期的患者,又或者无症状感染者,即便接种疫苗,依然能够因被感染而检出核酸阳性或者发病。因此专家建议即使已经注射过新冠疫苗,也不能放松警惕,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需要长期坚持。
疫情还未彻底结束,道阻且长。还需要我们团结一心,积极响应各地防控要求,配合好每一次的核酸检测。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拨云见日。(医学检验科 李俊杰)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