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缺铁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我们大家都知道,铁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铁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可参与血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铁元素还在血液中起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功能。
铁元素在体内主要是以血清铁蛋白的形式存在。血清铁蛋白是人体内含铁最丰富的一种蛋白复合物,是铁的主要储存形式之一。因此,血清铁蛋白是检查体内铁缺乏的一个灵敏指标。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占妊娠期贫血95%。
孕期为什么更容易缺铁?
《欧洲内分泌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约1/3的孕妇存在缺铁。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得从准妈妈们孕期对铁的需求说起!
对铁的需求,未怀孕的普通成年女性是每天约15mg(毫克),怀孕以后,孕妈妈要满足自身及宝宝的双重营养需求,血液系统会发生变化。比如血容量比孕前要增加40-45%,也就会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铁来为额外增加的血液合成血红蛋白了。另外,准妈妈还需要为胎儿储备出生后1-4个月所需的铁,对铁的需求量也会相应增加。特别是在孕中、晚期,孕妈妈每天的铁需求量几乎是怀孕前的2倍。如果在妊娠期铁摄入不足,或者膳食不合理导致铁利用率低的话,孕期就很容易缺铁了。
缺铁对孕妇的影响有哪些?
孕期如果铁摄入不足,更容易导致孕妇及婴儿发生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都会造成近期或远期的影响,可导致孕妇免疫力下降,增加孕期感染风险;也会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缺氧、羊水减少、早产等风险。
孕期缺铁还会导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的合成受限,而TPO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孕期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事情就不妙了。“呆小症”就是因为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减少而引起的发育不良,新生儿出生后会导致智力与运动能力低于正常孩子。
孕期血清铁蛋白监测必不可少!
血清铁蛋白是人体的储存铁,就好像我们日常收入的存款,而血红蛋白是我们的日常开支。当我们的储存铁越来越少,就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早期血清铁蛋白可能下降不多,血红蛋白的浓度改变也不大,但等到铁蛋白储存耗尽,血红蛋白下降明显,这时再通过食物补充铁的效果就不好了。
因此血清铁蛋白是检测体内铁缺乏最灵敏的指标。孕妇在出现铁蛋白偏低的情况时,就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疲劳是最早期的表现,严重者还会有脸色苍白、乏力、心悸、头晕等表现,而且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尤其是会让大脑发育变得迟缓,还会让神经系统及多个系统功能受到损伤,甚至会导致宫内缺氧,
所以,孕妈妈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孕早期就需要开始检查血清铁蛋白了,不仅仅是避免贫血,更是为了避免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同时,孕期也要增加营养的摄入,多吃含铁丰富的食品,比如红肉、蛋类和牛奶、豆类等。新鲜蔬菜和水果所含的维生素C、柠檬酸等有机酸是可以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更易促进铁的吸收。(核医学科 王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