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进东西了怎么办?
外耳道异物多见于儿童。成人多为挖耳或外伤时所遗留。亦见于虫类侵入而造成。外耳道异物种类多样,异物分三类:非生物类,如石子、小玩具等;植物类,如豆类、种籽等;动物类,如飞虫、蟑螂等。其中以昆虫最为害怕。常在露营、不干净环境居住时发生。由于昆虫一般可在耳内活动,除引起普通外耳道异物所致的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外,还可出现剧烈耳痛、耳鸣等。
如果遇到虫子进入耳朵,首先不要惊慌,更不要尝试自行取出。这可能刺激昆虫爬入深部,引起更严重的症状,甚至损伤鼓膜。若条件允许,先用植物油、酒、姜汁、地卡因等滴入外耳道内,患耳朝上,持续10分钟,使虫体失去活动能力,之后建议尽快就医,于耳内镜下用镊子取出,或用外耳道冲洗法。使用此法时应注意,在虫体未失去活动能力前,不宜贸然取出,以免引起骚动更甚,损伤耳道皮肤或鼓膜。古书曾记载有在暗室中以亮光贴近耳部将虫诱出。
如果是不规则异物,应根据具体情况用耵聍钩或枪状镊取出,耵聍钩应沿外耳道壁与异物的缝隙或外耳道前下方进入,将异物钩出。对已膨胀、体积过大的异物,可夹碎成小块,分块取出,或先用95%乙醇滴入,使其脱水缩小后,再行取出。
如果是圆球形异物,则可用刮匙或耵聍钩,沿外耳道壁与异物间的缝隙伸到异物后方,然后轻轻地将异物向外拨动。切勿用镊子或钳子挟取,以防异物滑入耳道深部。
如果是质轻而细小异物,可用凡士林或胶黏物质涂于棉签头上,将异物粘出,或用带负压的吸管将其吸出。细小能移动异物,亦可用冲洗法将其冲出,冲洗时应注意勿正对异物冲洗,以免将异物冲入深处。遇水膨胀、易起化学反应、锐利的异物,以及有鼓膜穿孔者,忌用冲洗法。
对于躁动不安不合作的儿童,而异物又较难取出时,可考虑在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外耳道异物取出后,若外耳道存在炎症或损伤,需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因此,在碰到外耳道异物时,如果能看到异物可以用小镊子夹出,但是还是建议送医院由耳鼻喉医生处理,不建议自行想办法取出,毕竟耳朵结构较为精细,且外耳道较为狭小,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及鼓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陈龙)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