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投稿中心详细

被"错看"的高血压

发布时间:2023-07-09 19:10 本文来源: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被"错看"的高血压


 高血压有一部分人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即使有轻度不适,主观感觉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是成正比。由于症状不明显,有相当一部分人未引起重视,并未进行规范治疗或者不治疗,多数高血压病人悄然生病知道引起严重的心血管损害后才被发现和重视。以下关于高血压的误区,您是否还这样“错看”呢?

高血压病认知误区

  • 随着年龄的增加,收缩压可以适当增高。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老年人舒张压正常收缩压可以达到150至160mmHg,不需处理。老年人收缩压升高项目研究表明,在老年人群中孤立性收缩压升高是脑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收缩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 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一般来讲除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外,其余高血压病人均宜平稳而逐步降压,血压下降过快过低,不但会使被人出现头晕,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的不适症状,还极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甚至诱发脑出血。

  • 血压很高,但没有不适感不需要治疗。

    在高血压早期或机体已经适应后患高血压病的病人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感,但心脏和血管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会逐渐出现并发症。循证医学表明,高血压病人服药与不服药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长期坚持用药者,由于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可减少或推迟心、脑、肾等把器官所受损害。

  • 服药后就可以控制血压,不注意生活习惯。

    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一般来说,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对于中、重度高血压病病人在采取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配合非药物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服药误区

  • 发现血压高立即服药。

    但即使诊断为高血压,也不都是应立即服药。对于一二级高血压的低危、中危组的患者首先应进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在非药物治疗的同时监测血压,如果血压能不能达标再进行药物治疗。
  • 只顾服药不顾效果。

    因为坚持服药,为此盲目治疗,会使血压忽高忽低或者出现不适感,并且易产生耐药性或副作用。初服药者,可三天测一次;血压稳定后可每一、两周测一次。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尽量、服药次数、将血压降至较理想的水平。
  • 间歇性服药。

    部分患者间歇性的服用降压药,及血压升高时服药,血压降为正常,使马上停药,服药一停药衣服要导致血压,降低升高降低,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严重的并发症。
  • 不按时服药。

    如不能按时服药,忘记服药后,血压再次升高,甚至更高的情况产生血压反弹。而这种血压忽高忽低的现象,对于心脏以及肾脏,大脑的损害更加明显。长期这种忽高忽低的现象的发生会大大增加脑梗塞、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韦函杏)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被"错看"的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