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投稿中心详细

冬至——传统节气古人养生智慧

发布时间:2023-12-19 19:51 本文来源: 中医科

俗语“冬至大如年”。

冬至,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习俗,都让这个节气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今天就从中医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冬至习俗透露中国的养生智慧,他的特别之处,包括其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民间习俗。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出现在阳历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间。这个节气反映了地球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到达最南端的日子。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计时点,也是农业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冬至被视为新年的开始,即所谓“冬至大如年”。

1. 节气与节日的结合

小时候家里在这个节气会聚在一起吃一餐热腾腾的火锅共享丰盛的晚餐,向祖先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万事如意。所以这一天尽量回家和家人团聚。冬至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气。在古代,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团聚在一起,有些地方还会在这时候祭祀祖先。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冬至都有着丰富的习俗。例如,人们会在这一天吃饺子、吃汤圆、吃赤豆饭等。这些习俗都与冬至的节气特点有关,反映了人们对这个节气的重视和敬畏。

2. 天文与文化的交融

冬至除了是一个节气外,还是一个天文事件。在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70度,也就是一年中运行的最南端。这一特点使得冬至在天文观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时候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表示阴旺盛到极点开始衰退,这时候顺着节气的规律生发阳气,就能让身体与自然达到相对的平衡,所以这时候古代环境资源物质匮乏就会借这由头聚餐进补也是类似的原理。阳气顺利的生发,人身体的阳气运行就能与自然形成相对平衡,这种变数中古人就会停下手头的工作,因为这时人体非常容易跟不上大自然节奏的变化,容易生病。在冬至时节不做很累的事情、歇歇、进补。这段时间养阳气很重要,如果体内阳气本来就不足的。现在人工作节奏快、熬夜、夜宵、冷饮的就要注意,这时候也是心血管、肺系疾病高峰,避免不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作息可以减少这些疾病发作,这时候也不适合大汗淋漓的运动,适当晒晒冬天的太阳是最好的补阳气的方法。

各地节气饮食

比较普遍吃汤圆(广西各地)

冬至吃汤圆有丰富的寓意。大部分地区普遍的冬至习俗就是吃汤圆啦!汤有团圆的意思,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落水包(博白)

这是冬至博白必备的特色小吃。每年冬至一到,很多人家都自己做落水包吃着过节。外面天寒地冻,家里煮着热腾腾的落水包,一家人围着暖炉吃喝团聚,尽享天伦之乐。

米粽(玉林)

玉林人过冬至节,很多人家会包米粽,有些人便干脆叫冬至节为“米粽节”。玉林人有“糯米补气”的说法,冬至日吃米粽,实在是寄寓了劳动人民补益力气,以待来年的朴素愿望。

糍粑(全州)

在桂林全州附近冬至这天,处处飘溢着糍粑的香味。当地素有冬至打糍粑的传统,节日期间走访亲戚的时候作为馈赠的礼物。

像汤圆、落水包、粽子、糍粑都是糯米制品中医则认为,糯米具有甘温补肺气,补虚敛精、暖脾胃的功效。好比糯米甜酒,在宾阳那边产妇会喝一碗鸡蛋糯米甜酒以补虚活血促进恶露排出,但由于糯米性黏滞,吃多了难以消化,多食还会生热助痰湿,大便干,因此湿热体质的人不宜多食糯米,脾虚病人和小儿适当吃或少吃为好。

鸭肉(南宁)

过冬至时,南宁人的餐桌上有几道传统菜是少不了的。首先,有冬至体“热”要吃鸭的说法,有关营养学家据此解释为,到了冬至,人们体内所积蓄的“热”又到该去除的时候。鸭子性味平和,较适宜吃。

冬至前(阴雨雾霾重、阴气重)吃当归羊肉汤这类可以补阳,到了冬至后阳气始升,会煲老鸭汤这鸭的性就没那么凉了,或者是柠檬鸭柠檬鸭是加大料酸辣也综合了食物的性味。

南瓜饭(德保)

德保等地壮族吃南瓜饭,与北方吃水饺的寓意相同。而且南瓜饭营养价值高,能清火去热。对糖尿病、肝病朋友比较友好。

豆腐酿(玉林、梧州)

玉林、梧州及贺州等地冬至那天有些家庭会做豆腐酿吃。豆腐酿里常会加入马蹄、藕、萝卜、木耳这类以滋阴去燥。

饮冬酒(广西各地)

冬至有些地方会饮冬酒、这是由于冬至时阳气弱小需要点酒的温性扶助阳气。酒本身具有辛散温通的功效,所以大家聚一起喝点煮酒、以扶阳气使气血经络通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抵御寒气。

鱼生(宾阳等)

在宾阳、龙州、那坡、扶绥等地的壮、汉民族,鱼生是冬至的头等大菜。民间有“冬至鱼生,夏至狗肉”的俗谚,有年年有余、有剩的含义,在养生上来说冬至这时候外面阴寒冷而人体内肠胃热,宜吃凉性鱼生润肠。

腊味(桂北、东兰)

冬至腌制腊味食品是广西北部地区普遍存在的习俗。桂北地区有“冬至腊肉不用盐”的说法;东兰等地的“湖广人”于冬至日腊年猪,以备春节吃用。腊肉在中医认为有健脾胃的功效,一些经常腹泻的朋友可以吃腊肉,经过腌制后有助于身体消化,古人很聪明腊肉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保存,利用自然环境对肉进行加工而提高肠胃消化吸收,肉在腌制、晾晒、熏制过后很多细菌会分解。曾看到一个医案:一个小朋友每天总是上稀便,用了很多健脾的中药效果都不好,这个小朋友除了消瘦没有其他不舒服,家长看着也着急,后来医生给了一个食疗方——吃咸腊肉。就是借用这个原理,这是古人考虑到冬季一些肠胃虚寒的人进食改善肠胃虚寒的症状。

饺子(广西各地)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话,在现代,冬至吃饺子虽然不是为了治冻耳朵,不过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饺子成为了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饺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据说这种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相传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传统。

脾胃差的人,尽量不要选择加粗粮。饺子馅也尽量选择好消化的食材,如虾仁菜心馅、藕泥瘦肉馅、山药香菇鸡肉馅或西葫芦鸡蛋馅、胡萝卜鸡蛋馅等鸡蛋搭配蔬菜的馅料。值得一提的是,山药有健脾胃的功效,切成丁搭配各种食材,特别适合平时消化不好的人群。

高血糖、高血压和需要减肥的人,建议用玉米粉、全麦粉、荞麦粉等粗粮来替代饺子粉,还可以把胡萝卜、南瓜或紫薯去皮蒸熟,和到面粉里,做成彩色的饺子。这些食材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减少脂肪的合成;其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能起到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富含的钾还能促进钠的排出,起到稳定血压的作用。

饺子馅中蔬菜的比例要大一些,荤菜优先选择低脂肉类,蔬菜优先选择菌类和绿叶菜。

高血脂和脂肪肝人群选择饺子皮原则和高血糖、高血压人群一致。饺子馅可以用豆制品替代肉类,如豆腐皮、豆腐干、腐竹等,不仅能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也不会增加脂肪。此外豆制品还能提供大豆异黄酮、植物甾醇、大豆低聚糖等,对改善身体的炎性反应有一定作用。

鸡鸭肉水饺

鸭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不但具有抗衰老作用,而且对神经炎等多种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鸭肉与含有大量镁的对虾肉一起作馅,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起到预防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等病症的作用。

鸡肉也可以作为水饺馅料,关于它还有一个故事。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出逃的慈禧太后在天津杨村歇息时,厨师把她日常爱吃的童子鸡胸肉,加入一些调料作馅,包成杏核大小的水饺。再将其放到慈禧太后面前的单凤紫铜火锅中的鸡鸭高汤里,汤中翻腾的水饺就像盛开的朵朵菊花,慈禧太后看了之后大为高兴,故这种饺子又叫“太后火锅”饺子。

海鲜类水饺

在各类饺子中,海鲜水饺应属后来之秀,正在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其中胶东名吃——鲅鱼水饺尤为引人注意。这是因为,鲅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具有平咳补气、提神防衰老等作用,能够辅助治疗贫血、神经衰弱及产后衰弱等病症。鲅鱼可以和韭菜、香菇等搭配作馅。

野菜水饺

荠菜猪肉水饺是家常水饺。荠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胡萝卜素,具有降压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猪肉性平味甘,具有补肾解热毒功效,荠菜与猪肉搭配作馅料,具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马齿菜即马苋菜,具有解毒消肿、清热利湿、止渴利尿的功能,并富含脑细胞膜与眼细胞膜运行必需的SL3,能够增强视网膜的感光性能。用马齿菜和肉类搭配作馅,不但能够让肌体充分吸收到马齿菜所含有的营养,而且其味清新自然,颇有一番风味。

除馅料之外,水饺的面皮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在和面时添加蔬菜汁等,可以从面皮角度为水饺增加营养成分。

聊完了吃再强调一下起居居方面:

早睡晚起。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们应该注意早睡晚起,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

保持室内温暖。在室内保持温暖可以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方面:

冬泳。冬泳是指在冬季进行游泳锻炼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心情愉悦。

总之,在冬至时节注重养生,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中医科 潘若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冬至——传统节气古人养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