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投稿中心详细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全管理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21 18:14 本文来源: 安全保卫科

一、医院基本情况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9年9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立,目前形成“一总两分十四基层”模式,包括院本部、2家分院、10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集团编制床位2820张,现有职工3180名。

医院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管理防的多层次、多维度防护措施,建立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保消合一”高素质专业队伍,医院安全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医院安保管理工作组织有力,安保内外联动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在医疗秩序持续稳定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医院消防治安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

二、医院安全防范机制

(一)突出“人防”,建立建强“保消合一”专业队伍

医院将消防安全和安全保卫工作有机融合,创新性地建立“保消合一”专业队伍。根据现实需求,招聘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退伍军人、警校毕业生,补充到队伍中,不断建强安保队伍。

(二)重视“物防”,建立健全医院安检系统

为更好地将犯罪行为由事后处置转为事前预防,医院于2020年1月起,在正门、侧门等出入口设置了安检通道,并配置安检门、安检机、手持金属探测器等安检设备。

(三)完善“技防”,提升医院的安全防护能力

技防与物防和人防相结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完善五个技防系统,利用视频监控、消防报警、防盗报警、一键式报警和电子巡更系统设下一道道安全“天网”。

(四)抓实“管理防”,用管理手段弥补硬件的不足

通过非物质的管理手段来弥补硬件设施可能的不足,提升医院整体的安全水平。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报告和处理等流程,确保所有操作都有标准化的指导方针。明确各级医务人员的安全责任,从医院领导到一线员工,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总结

(一)始终将人的因素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考量

注重安保人员日常的培养和管理,不断提高班组骨干的组织指挥能力,形成每个班组有骨干,每个骨干精业务的组织模式。坚持训管结合,以训促管,以考促训。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安保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每年定期邀请专家来院开展反恐处突防范、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医务人员职业场所遭受暴力侵害的预防及处置等专题讲座。联合公安、消防部门在院内开展大规模突发群体性治安应急处置、火灾和应急疏散等实操演练;利用晚上时间组织“保消合一”专业队伍夜训,开展消防器材操作使用、较高难度擒拿格斗、拳术等方面的技能战术训练紧急集合、等训练。

通过考核和评价激励安保人员的学习和提高,从而推动培训的效果。安保科每年开展2次五公里长跑比赛及体能测试、1次消防大练兵大比武、1次保卫技能业务比武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安保人员的体能及业务技能。

(二)始终将监控内容作为安全管理的关键部分

一是在医院的主要出入口、走廊、候诊区、急诊室、病房等关键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监控。

二是在医院的重要区域安装门禁控制系统,通过刷卡、密码、生物识别等方式控制人员的出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敏感区域。

三是安装红外入侵报警系统、一键报警按钮和其他安全报警设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遇到紧急事件,可以迅速触发警报并通知安保人员。

四是采用电子巡更系统,记录安保人员的巡逻时间和路线,确保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巡查。

五是采用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技术,对进出医院的人员和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记录。同时,与派出所共享数据,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

六是建立高效的内部和外部通信系统,如无线对讲、广播通知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和指挥。

(三)始终将制度的执行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任务

实行“4.3.2.1”巡检机制。即:安保科每班组值班员巡查责任区域4次(每2小时一次),各科室安全员每天检查科室安全风险点3次,安保科网格员每周检查网格区2次,安产办每月组织安全生产检查1次。将遏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关口前移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环节,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向全体医务人员兑现“333”“633”两个承诺:一旦门急诊发生紧急事件,能在三分钟到达事发现场,三分钟制服嫌疑人,三分钟将嫌疑人带离现场;一旦病房发生紧急事件,能在六分钟到达事发现场,三分钟制服嫌疑人,三分钟将嫌疑人带离现场。

(四)始终将台账的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以科室为基本单元,规范各科室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医院统一制定了《科室安全台账管理标准》,明确消防安全目录12项基本内容。采取安保科网格员定期检查的方式,督促各科室落实日常安全生产制度,并更新完善台账资料。

根据科室所辖区域结构布局、用电设备等情况,对各管辖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风险点进行清理清查,建立完备的《消防安全风险点管控清单》。2023年,清理排查全院78个科室用电、设备等安全风险点位共523类3019个,每日由科室值班员对各自病区、办公区风险点进行巡查并做好记录,做到风险、隐患可查、可控。

(五)始终将安检工作作为安全管理的前置关口

医院入口安检重点检测刀具,严禁携带刀具(包括水果刀)等违禁物品进入医院。行人进入医院必须从安检门通过,如果安检门没有报警则能直接进入医院,如发生报警,则由安保人员手动检查是否携带有违规刀具等进入医院。2024年1月至今,共计查出刀具139把。出于人性化考虑,孕妇和急诊抢救病人等特殊病人经安保人员同意后可以不用从安检门通过。

在开展大型活动和会议时,除了进入医院需要安检外,在会场入口对参加人员再次使用手持安检仪对入场人员进行安检,确保无携带违禁刀具和金属的情况。

(六)始终将应急处置能力作为安全管理的有力措施

医院安保执勤岗位采取固定岗为主、流动岗为辅,动静结合的巡防模式提高“见警率”。实行协警巡逻队常态化巡逻,重点巡防门诊、住院部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强防恐怖、防破坏、防灾害事故、防盗窃。医院要求协警巡逻队和各岗位值班保卫人员一律携带“八件套”(即:急救包、警棍、手铐、催泪喷剂、强光手电、警绳、对讲机、警务工作包)警具上岗,确保能迅速有力地处置突发暴力事件。

加强与辖区派出所沟通协作。为共同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医院与辖区派出所建立联系机制,并做好定期沟通,实现信息共享,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派出所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参与或主办警保联动的活动,如安全知识讲座、防暴演练等,增强安保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双方的协同作战能力。

四、医院安全管理获得多项荣誉

2014年至今,连续多年被南宁市公安局评为“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先进单位”。

2016年南宁市第一届消防比赛团体第二名。

2017年医院安保科被评为南宁市“工人先锋号”。

2018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中央政法委办公室评为“2013-2017年度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先进集体”。

2022年参加南宁市第六届微型消防站业务比武竞赛,获得团体冠军。(安保科  李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全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