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炼真金,患难见真情——援非队员用中国经验助力尼日尔抗击新冠疫情
中国(广西)第21批援尼日尔医疗队在当地靠前指挥
尼日尔卫生部召开新冠肺炎疫情紧急会议
队长刘勇刚强调队员个人防护和安全问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面对严峻的抗疫形势,中国(广西)第21批援尼日尔医疗队坚守岗位,全力协助尼日尔卫生部门和机构增强疫情防控能力。同时,援非队员们将已取得显著成效的中国的抗疫经验,积极运用到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4月10日,尼日尔卫生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各个医院必须恢复普通门诊正常开门营业,正常收治住院病人。目前尼日尔新冠肺炎疫情正处在上升期的初始阶段,因此,如何保护好医院所有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避免院内感染新冠肺炎,是医院管理者,尤其是院长必须仔细、慎重、科学思考的问题。4月14日上午,来自我院的中国(广西)第21批援尼日尔医疗队队长刘勇刚、翻译与综合医院院长乌马哈进行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交流和沟通,医疗队建议参照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成功经验,升级医院防护措施。
会上,医疗队指出,一要进一步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每天将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情况通报给全院各科室的负责人,包括医疗队。通报内容包括:医院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情况,以便让全院医务人员,包括医疗队及时掌握和知晓,如此,才能更好地懂得如何进行防护。二是在医院大门口、大厅导医、门诊各诊室分诊台和住院部护士站建立医院三级体温检测站。由宪兵、各区域分诊护士负责体温检测,凡遇到体温≥37.3℃的病人一律到发热门诊就诊。三是建议医院设立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可以设在目前的简易大棚内,由专门医师和护士负责接待发热的病人。所有发热病人一律在发热门诊就医,不得进入医院普通门诊和普通病房。四是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加强防护。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戴帽子、戴口罩、戴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和/或面屏、勤洗手、通风好等等),人与人保持2米以上交谈距离等,包括重要会议和临床交班会等。五是科学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工作。视门诊量、住院病人人数,科学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工作量,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减少不必要的医务人员在医院停留的时间,尽可能的避免院内感染新冠肺炎。六是医院内部划分红区和绿区。将发热门诊、新搭建的简易大棚、传染科、内科病区(已收治新冠肺炎的病区)作为红区,普通门诊、住院部作为绿区,二者之间必须用护栏隔离开来,同时要有人把守。负责发热门诊和收治新冠肺炎的医务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普通病区,避免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
当地综合医院乌马哈院长首先感谢中国医疗队的建议,表示将会认真研究,积极采纳。院方提出,目前医院防护物资非常紧缺,希望医疗队能否提供防护服给医院以解燃眉之急。队长刘勇刚表示,中尼两国人民友谊坚如磐石,医院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医疗队将会采取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医院的工作。同时,医疗队向尼日尔综合示范医院提供10套防护服解决燃眉之急。
据悉,根据尼日尔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情况,结合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医疗队在确保队员个人防护和安全的前提下,将采取灵活、科学的工作方式,参与、指导和救治等临床工作,圆满完成两国协议制定的援非医疗任务,并与尼日尔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