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健康宣教详细

防治骨质疏松症——一场不可忽视的“持久战”

发布时间:2015-07-31 08:31 本文来源: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指出本病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常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中,尤以绝经后妇女所占比例较大。在本病的发病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的骨质疏松症不仅比男性出现的早而且骨量减少的速度也快。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两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在50-70岁;Ⅱ型又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 >70岁。

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营养、遗传、雌性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血降钙素降低、户外运动减少、吸烟、酗酒、过多摄入咖啡和咖啡因等主要因素。其中营养和运动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一场不可忽视的“持久战”。由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期较长、不易察觉且危害性较大,所以骨质疏松症的防大于治。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主要从营养和运动两大方面展开。

一、营养防治的主要原则和要求

(一)能量供应与个体生理需要相适应。从儿童的生长发育到成年人的工作需求,能量的摄入要与本人的年龄、性别、生理需求、生活劳动状况等相适应。

(二)科学补钙,加强钙的营养。我国的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钙的摄入量不足500mg/天,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钙的摄入量为800mg/;青春期及中老年人为1000mg/天。十岁以内儿童钙的增长量可达160mg/天,按体重计算生长期儿童对钙的需要量约为成年人的2-4倍,相关研究证实儿童期钙的摄入量不足可能是一些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出现较早的主要原因。含钙较高的食物有牛奶、酸奶、虾皮、黑芝麻、大豆及豆制品、海带、紫菜、黑木耳、瓜子、核桃、蛋黄等,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剂。

(三)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维生素D的缺乏影响骨质的生成和正常矿化。人体在多晒太阳的情况下可以保证产生充足维生素D,而且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亦不会导致维生素D过量,但要注意过强的阳光照射导致的皮肤晒伤。维生素D食物来源主要有动物肝脏、鱼子、蛋黄、黄油及鱼肝油等。

(四)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其他相关营养素的充足摄入。

二、运动防治的主要原则和要求

(一)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症从青少年开始。青少年时期进行有规律的健身运动,保证每周2-4次的有氧运动,其中至少每周一次大强度的非力竭性力量训练,运动强度在个人最大率的80%为宜,运动强度不可过大以防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和学习。大强度的力量性训练可以增加骨的骨密度和骨峰值,对防治老年时期患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

(二)中老年期保证充足、持续的有氧户外运动。中老年时期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大强度的运动会导致骨量丢失加快,充足、持续的有氧户外运动有助于钙的充分吸收。有氧运动保证运动时间30-40分钟/天,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出汗为度,运动频率每周2-4次。运动项目以舒缓、节奏较慢的项目为主,如太极拳、健身气功、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临床营养科 卢连 孙桂丽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防治骨质疏松症——一场不可忽视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