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自我防治
肩关节半脱位是指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盂肱关节的失稳或半脱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因肩部肌群肌力、肌张力下降,同时在重力作用下,肩关节囊松驰导致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刚发病时不会出现疼痛,大多数患者忽略防治。只有在不规范、大幅度的活动肩关节、挤压肩部,或上肢垂放时间较长时,使肩关节软组织损伤、炎症而出现牵拉感或难忍的疼痛。此时如果没有正规的治疗就容易引起肩关节活动度受限、肌肉萎缩。是影响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正确的康复理念和早期预防非常重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肩关节半脱位的几种家庭防治的方法。
1.肢体摆放:良好的体位是以患侧上肢适当前屈与外展为基本原则。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需垫枕使其处于前屈位。健侧卧位时,患侧肩胛骨前屈同时掌心向健侧。早期尽量避免患侧卧位。
2. 患肢保护:患者在坐位时,患侧应有良好的支撑(软枕、水袋等),避免患侧上肢向下垂吊。
3. 恰当的外固定法:患者站位时应该用三角巾或吊带将患侧上肢托起,减轻肩关节负荷。尽管三角巾或吊带等有可能会造成前臂屈曲内收,限制上肢的活动,甚至加剧肌肉挛缩等,但可有效避免或减轻肩关节半脱位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4.按摩:每日可给患肢轻柔按摩3-5次,时间以5-15分钟为宜,可改善血液循环、延缓患肢肌肉萎缩的进度。
5.肩关节活动:①双手十指交叉互握,患侧拇指在外侧,伸直双臂,以健侧带动患侧向上抬起,15-30次为一组,每日3-5组。②健侧带动患侧做耸肩动作,如果患者不能完成,可用健手置于患侧腋下辅助肩关节上提,同时注意避免肘关节屈曲动作出现。③患者仰卧位,家属可一手扶住患侧上肢近端,一手托住肩胛骨下角,辅助患者完成肩胛骨上举、后撤、外展、内收的动作,或肱骨头向关节窝处挤压。
6.感觉刺激锻炼:患者及家属可用棉签等物轻刮肩部肌群,或用温热毛巾敷患肩部,也可以轻叩、轻拍肩周肌群,以诱发肌肉收缩、促进肌肉张力提高。
早期积极地干预治疗能有效的降低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若患者出现患肩异常疼痛或其他身体不适情况,应暂停上述锻炼,并及时到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康复医学科 黄维)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