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小常识
进入春季之后,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很容易诱发一些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就是春季疾病的“座上客”,要引起重视。保持心理平衡,饮食要注意清淡,适可而止,同时初春谨慎选择外出锻炼和晨练,用药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千万不可忽视。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暖莫受凉:
常言道,春捂秋冻,百病不生。寒冷的刺激容易造成心肌耗氧指数上升,加重心脏负荷。要根据天气变化做好身体保暖,室内温度保持20度左右,随时注意添减衣服。
2、饮食清淡、搭配合理: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在任何时候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大吃大喝容易引起旧病复发;要合理、均衡安排饮食,以粗粮、蔬菜、低脂为主。四点要记住:低油、低盐、低脂、低糖。
3、运动适而可止:
春天大地复苏,容易使人情绪兴奋,增加心脏负担,加上昼夜温差大,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因之,运动要循序渐进,安排好时间,以慢、缓为主,上午9时左右出门,或散步、太极拳、或气功、慢跑。
4、做好保健工作
不论是春季还是其他季节,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躺下、起身、低头、下蹲要动作缓慢。第二,早晨不要起的太早,起床后不要急于下地,现在床上坐一会(5分钟左右),然后下地喝一杯温开水,稀释血液。第三,定时测量血压,密切关注血压变化,根据病情医嘱服用降压药。第四,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社交活动不能频繁,吃饭、睡觉、运动都要有规律。
5、保持好心情:
保持心理平衡、稳定和愉悦的强项有益于心脏健康,可降低患心脏病的几率。千万要避免大喜大悲的情绪波动,这样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诱发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高压氧科 俞宁)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