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健康宣教详细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发布时间:2017-08-31 11:17 本文来源: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因人体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是由于颈椎正常生理曲线的改变而刺激、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所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

引起颈椎病的常见因素有:年龄、性别、劳损、不良姿势,以及风寒湿邪等。其中年龄及性别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因素,椎间盘从20岁左右开始出现退变;妇女绝经前后因为激素水平的改变,影响到钙的代谢,从而加快人体颈椎间盘的退变。劳损及不良姿势对产生颈椎病的影响比较明显,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以及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颈椎正常生理曲线的改变,使颈部神经、脊髓及椎动脉受到刺激、压迫,人体就易出现颈肩背部不适感、疲劳感、疼痛感,根据不同类型的颈椎病,还会出现头晕、头痛、手臂酸痛、无力、麻木、放射痛、视物不清、耳鸣、失眠,甚至出现心烦、心慌、胸闷、恶心,走路不稳、脚下有踏绵感等症状。外界环境的风寒湿邪因素,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等,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并生成颈椎病症状。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主要有针灸、推拿、牵引、理疗、康复操等。针灸:以针刺或温针灸的形式作用于相应的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引邪外出,以及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推拿:采用专业手法作用于颈项以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整复椎体小关节的作用。牵引:通过特定的牵引装置牵拉颈部,以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从而缓解肌肉痉挛,并使凸出的椎盘之间达到减压或部分复位的作用。理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减轻颈椎病引起的不适症状。

康复操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无颈椎病者则可起到预防作用。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康复操步骤:1.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点头时下颌尽量靠近胸骨,8-10次。2.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或舒适为好,8-10次,不宜加重头晕等。3.手拉椅边:左手拉着椅边,头向右;右手拉着椅边,头向左。4.活动腰肢:反复弯腰伸直,8-10次,双手需上举过头且掌心向前或上。5.捏拿颈肩:左右交替2-3分钟。6.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1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10—30次。7.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在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中,坚持康复操的锻炼可以对治疗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不仅能巩固针灸、推拿、牵引、理疗等治疗疗效,更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同时能够防止该病反复发作。另外,颈椎病的恢复和改善与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坐势和站姿,尽量做到“坐如钟,站如松”;睡眠时,要保持良好的睡姿,要选择一个高度适中的枕头,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颈椎产生不利影响;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同时要注意身体和颈部保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康复操在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类型的颈椎病患者都适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医学科 黄忠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