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术后早期活动小知识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术后患者可带有各种引流管,往往由于伤口疼痛以及害怕伤口裂开等诸多原因,多数患者及家属在手术后不敢活动也不愿早期活动,从而影响术后的康复,因此,家属和护理人员正确帮助患者早期活动是术后促进康复的一项重要措施。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手术后的病人也应及早开始活动。这样可以促进身体各部位机能的恢复。经常翻身,做深呼吸运动,可增加肺通气,有利于肺及气管内分泌物的排出,减少术后肺炎、肺不张等得发生。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各方面生理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如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防止肠粘连;带有胃管的病人还可以尽早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术后早期活动,并不代表持续的活动,凡事都要有度,应循序渐进:
一、 早期可先进行床上活动:病人麻醉清醒后,即可在床上进行深呼吸和四肢屈伸运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次日,可在床上坐起或坐在床旁,如无不适可在床边站立,每次练习时间依病情及病人耐受程度而定。当病人初次下床活动时,依病人病情给予陪伴,当病人感到头晕、心慌、大汗等不适应立即平卧,以免发生外。
二、 早期离床活动:术后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早下床活动,沿床边或在室内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范围及活动时间,也应循序渐进。
胃肠外科的医护人员温馨提醒您:早期下床活动时要穿防滑鞋,防止滑倒。固定好引流管,可用别针别在裤子上,以免管子滑脱或引流液倒流。如肝脏手术后、休克、严重感染、大出血、极度衰弱的病人不宜过早离床活动。
胃肠外科:李丽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