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淋巴瘤的科普知识
关于淋巴瘤,大众知之甚少,但它离我们却并不遥远。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著名播音员罗京、商业大鳄霍英东、微软创始人保罗、日本知名演员高仓健、中国80后新星李钰、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等,均罹患恶性淋巴瘤,绝大多数在确诊后2年后病逝。淋巴瘤并不只钟情于著名人士,目前全世界的淋巴瘤发病呈上升趋势,那么恶性淋巴瘤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到底哪些人容易得恶性淋巴瘤呢?
淋巴瘤是什么疾病?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平均每2分钟就有1名新发病人,每年总死亡人数超过20万。而在我国,过去20年淋巴瘤发病率增加了75%,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是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列恶性肿瘤前十位,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按照肿瘤细胞构成不同,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其中,有85%~90%都是非霍奇金病淋巴瘤。
到底有哪些因素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有关系呢?
感染因素。多种病毒感染与人体的异常免疫调节和淋巴瘤的发生相关。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HTL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EB病毒(EBV)被发现与淋巴瘤发病相关。幽门螺杆菌(Hp)不仅与慢性胃炎、胃溃疡有关,而且慢性Hp感染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生,而清除Hp的治疗可以使1/3以上的胃淋巴瘤得到缓解。另外,鹦鹉衣原体感染可能与眼附属器边缘区淋巴瘤相关。
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某些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生相关。随着社会工业化的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日益加重,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含有的苯并芘、室内装潢材料中的甲醛和氡气不仅导致肺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而且也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升高密切相关。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会促使淋巴瘤的发生。其他一些因素,包括频繁染发、接触有毒化工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某些遗传因素、免疫缺陷性疾病也可能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我们能做些什么改变?预防、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尽量减少与含苯等化学物质的接触,如染发剂,化工工作者要注意防护;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吸入。为了预防淋巴瘤,我们要适当放慢生活脚步,放松我们的心情,让精神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应注意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经常“开夜车”。要注意经常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应学习健康知识,保持心态平和快乐,多与人沟通;定期体检,出现浅表淋巴结,如颈部、腋窝、腹股沟无痛的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就医,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血液内科
陆玉秀)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