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哪些动物咬伤,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众所周知,如果被猫、狗抓咬伤,必须要接种狂犬病疫苗,那如果被老鼠、蛇、兔子、鸟、乌龟等抓咬伤,还用打狂犬病疫苗吗?
1、狂犬病暴露及其疫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导致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因目前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人一旦发生狂犬病,几乎100%死亡,狂犬病可防不可治。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罕见情况下,也可通过器官移植或吸入气溶胶而感染狂犬病病毒。狂犬病例主要由犬伤所致,约占90%左右;其次为猫,占5%左右,其他致伤动物包括马、松鼠、猪、蝙蝠、猴和獾等,但较为少见,仅占不到5%。约50%伤人动物为家养,其中绝大多数家养动物未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流浪动物约占伤人动物总数的25%。
2、动物分类及狂犬病疫苗接种建议
狂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蝙蝠)。其他动物,如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等也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为传染源,进而感染猪、牛、羊和马等家畜。理论上,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按照狂犬病的感染风险,可以将动物分为三类:
(1)、高风险动物
狗和猫:最高风险。
野生哺乳动物: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等。
蝙蝠:由于蝙蝠暴露可能为极难察觉的细微咬伤或损伤,因此蝙蝠暴露为严重暴露,要按照III级暴露进行处置,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暴露于以上高风险动物,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2)、低风险动物
家畜:家畜可以感染、传播狂犬病毒,牛、羊、马、猪,松鼠、猴和獾等。因此,被家畜咬伤后,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
啮齿类动物(老鼠、仓鼠、松鼠、兔子等):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对北美洲和欧洲狂犬病流行地区的啮齿类动物检测显示,此类动物极少感染狂犬病(感染仅为偶发事件)。美国CDC也指出,啮齿类(尤其小型啮齿类,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的证据。在自然界,鼠不是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即在鼠群内部不能维持狂犬病病毒的传播。鼠如果感染狂犬病病毒,只能是被疯狗或疯猫咬伤,而不是从另一只鼠那里感染的。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通常躲在洞里。如果一只鼠被疯狗(或疯猫)咬伤,成功逃脱之后又存活若干天直至发病,再到有机会咬伤人。这一系列事件的每一个环节发生的几率都非常小,最终全部发生的概率接近零。所以鼠对狂犬病流行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3)、无风险动物
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包括禽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和其他所有动物,如鸡、鸭、鹅、鸟、鱼、昆虫、蜥蜴、乌龟、蛇等。虽然这些动物不感染、不传播狂犬病病毒,暴露后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但应做好伤口的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感染。
以上内容参照《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预防保健科 王干勤)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