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术后第一周当日即穿“丁字鞋”,术后第二天开始膝部按摩,可进行患侧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术后3-5天行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并进行患侧髋、膝关节被动活动。通过双侧支撑,在他人帮助下或双手握住床上方拉环挺住上半身,臀部抬离床面,保持10-15s,重复5-10次。术后第5天,在膝下垫枕使髋弯曲10-20°,然后膝部为支点做挺臀运动,即抬臀运动。
术后第2周,鼓励患者在无痛范围下进行主动患髋膝屈伸能力训练,屈髋度数为45-60°或小于30°,可在患肢下放下滑板,患侧足跟置于空心圆垫上在滑板上左下肢屈伸运动,在无痛范围内加强患侧髋周围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力量性训练;可逐渐抬高床头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外侧入路切口的患者,半坐时间延长(30-60min)。一天可重复进行多次,为做站练习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可以做直立床练习,继续进行床边体位转换训练,包括:半坐-躺转换练习,坐-站转换练习,卧-站转换练习,在平行杆或四脚助行器内进行健腿支撑三点式步行,转体训练等。
术后第3周,做四点支撑半桥运动,,即在双肘及双下肢屈曲位支撑下抬臀并在空中保持十秒,重复练习十到二十次,每个动作要求缓慢进行;加强步行训练开始平行杠内进行,将步行周期的摆动期和支撑期分解进行,分别进行前后交替迈步训练并逐渐过渡到步行训练;平行杠内的步行平稳顺利,则应过渡到拐杖步行,有条件进行减重步行,让患者尽量睡硬板床穿松紧鞋和宽松裤,让患者方便完成动作。
术后4周-3个月逐渐改善患肢的活动范围,增加患髋的负重能力,使人工置换的髋关节功能逐渐接近正常水平,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注意在三个月内,持拐步行,过障碍时患者腿仅为触地式部分负重,上下楼梯活动,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以减少髋部的弯曲和负重,还可以在活动平板上进一步改善步态、步速和步行的距离,提高患者实地步行的能力最后过渡到弃杖步行。(关节外科
陈万贤)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