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夏天来了 溺水急救知识知多少
六月的到来,带来了炎热的夏天,尤其是在即将迎来中小学的暑假期间,因游泳导致溺水而死亡者的发生率更高。老百姓思想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民间“整水”急救方法,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抢救措施,不但不能起到及时抢救的效果,反而可能造成第二次伤害。为了普及抢救溺水的科普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溺水的基本急救常识。
头向后,口向上,深吸气,忌挣扎。一旦发生溺水意外,在他人救援之前,个人自救至关重要。溺水时千万要保持头脑冷静,头顶向后,口向上,将口鼻露出水面,保证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防止呛水,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增加身体浮力,尽可能保持身体浮于水面,为救援争取时间。同时,在溺水时切忌紧张慌乱,将手上举,盲目挣扎,这样不仅起不到任何效果,反而会加速身体下沉。
施救者勿盲目下水。之前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一家7口去水库边游玩,其中一人失足落水,另外6人接连试图下水救人,却皆因不习水性相继溺水,最后仅1人存活。导致这起悲剧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施救者盲目下水。在发生溺水风险时,溺水者第一反应就是抓住身边一切能够抓住的东西,救人者盲目下水救人,很容易反被溺水者抓住而动弹不得,造成救人不成反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因此,一旦发生溺水事件,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如果溺水者离岸边较近,可采用棍子或扔绳子的方法把溺水者拉上岸。如果溺水者离岸较远,应穿上救生衣,戴上救生圈,切忌自己不习水性或缺乏救人能力和经验而贸然下水救人。
背后托举正确施救。面对突然发生的溺水事件,来不及等待专业救援人员时,施救者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施救方法。首先,施救者本身应熟悉水性,对于不会游泳或水性欠佳者,千万不要下水。其次,不要孤身下水救人,最好由几个熟悉水性的人同时下水施救,一方面可以提高救援成功率,另一方几名施救者相互照应,可避免施救过程中意外发生。同时,下水施救者要记住不要正面抱住溺水者,应从背部将手往溺水者腋下穿过托起溺水者,让他头部露出水面,保证呼吸,以仰泳的姿势将其拖上岸。
岸上急救不可少。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对挽救其生命至关重要。将溺水者置于仰卧位,头与躯干处于同一水平面,解除或放松衣物,检查其口鼻是否有异物并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道畅通。由于气道内有水及肺水肿影响,溺水者往往会出现通气困难,此时需进行控水处理,施救者一腿跪地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置于屈膝的大腿上,使其头部下垂,然后拍其背部,使口咽部及气管内的水排出。要注意的是,除非溺水者气道内有固体物梗阻,否则不要采用腹部施压(海姆立克急救法),因为这样会增加胃内容物进一步反流和容物液体流入肺内概率。如果溺水者呼吸已停止,可采用30︰2的比率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即按照每分钟100-120的频率进行持续胸外按压,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在现场急救后,迅速将溺水者送往附近医院救治。(重症医学科 王凤莲)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