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患者饮食管理
化学治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几乎所有的化学药物治疗都可能导致营养相关营养不良。化疗过程可能影响中枢对进食的调控,也可能损伤消化道的黏膜细胞,从而带来恶心、厌食、呕吐、口腔炎、味觉改变、胃肠道黏膜损伤、食欲减退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在肿瘤引起代谢异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机体营养不良。肿瘤化疗前应重视营养需要,积极补充营养,可减少并发症,增加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提高化疗的效果。在化疗期间,除对症使用抗呕吐及促进食欲的药物外,应特别注意患者的饮食调理,以帮助化疗患者减轻化疗反应,有利于顺利完成化疗。
能量需要 卧床者20~25kcal/(kg·d),能正常活动者按25~30kcal/(kg·d)。
蛋白质 通常机体需要蛋白质0.8~1.0kcal/(kg·d),而肿瘤患者由于消耗大,为1.5g/(kg·d),占总能量的15~20%,化疗过程需高蛋白饮食,可选用蛋类、乳类、瘦肉、禽肉及豆制品等食物。
碳水化合物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和贮存,应多食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谷物、杂豆、薯类等,这些食物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植物营养素的良好来源,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脂肪 富含脂肪的食物为患者提供能量、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鉴于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推荐高脂肪饮食。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泻等)急性期建议低脂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步增加脂肪摄入。富含脂肪的食物:植物油、坚果、奶酪等。
维生素及矿物质 研究表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机体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密切相关。化疗期间应保证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如B族维生素、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通过合理膳食搭配获取这些营养素,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抑制癌细胞的增生,在食物无法摄入足量的情况下,可服用一些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
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 在保证病人膳食结构合理、营养素摄入平衡的前提下,经常性食用一些目前认为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对病人可能有一定的益处。如:香菇、木耳、金针菇、大豆、萝卜、胡萝卜、茄子、苹果、无花果、大枣、海带等。
化疗不良反应处理 恶心、呕吐等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常引起患者食欲低下,造成患者化疗期间营养不良。
1.少食多餐:化疗2小时内避免进食,治疗后可少食多餐。
2.提供温和无刺激的食物:避免浓厚的调味品及煎炸、油腻的食物,可饮用清淡、冷的饮料,食用酸味食物减轻症状。
3.起床前后及运动前吃较干的食物,如饼干、面包,可抑制恶心。
4.避免同时摄入冷、热的食物,否则易引起呕吐。
5.腹痛、腹泻者应选食含富钠、钾的食物(如香蕉、苹果),少食产气食物(如豆类)。
6.饭后可适度休息,但勿平躺,远离有油烟或异味地方。入睡时应选择侧卧姿势,以免呕吐时误吸入气管。
7.呕吐剧烈者,不能摄入足够食物时,根据情况,可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补充,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
8.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时,应及时联系临床营养科进行营养治疗。
9.营养途径首选肠内营养,如发生化疗相关胃肠道黏膜损伤,或不耐受肠内营养,可采用短期肠外营养。
10.肠内营养免疫调节配方(含谷氨酰胺、精氨酸、核苷酸和n-3PUFA等)可能会减轻化疗所致黏膜炎、腹泻的发生率,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临床营养科
孙桂丽、罗文英)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