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如何平安过春?
临近春节,年味越来越浓了,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气。年糕、粽子、炸丸子、糖米花等等年货让人目不暇接。本应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却有好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还在住院,并且仍有很多心力衰竭的患者前来就医。昨晚,我科就又收治了一位平地行走都会喘的心衰患者。那么心衰患者该如何平安度过春呢?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导致心衰的原因很多,常见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病等,当这些基础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心脏结构改变及功能下降,就会有心衰的表现。急性期时常表现为活动性气促,不能平卧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等,需住院治疗,待心功能改善后出院。心衰患者病因不能去除,所以平时一定要坚持服用治疗基础病及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维持,切记不可自行停药。
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加重往往是有诱因的,如感染、基础病控制不好、气候寒冷或过度炎热、饮水较多、疲劳、体力或精神负担过大等等,所以慢性心衰患者日常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限盐、易消化、优质蛋白、高维生素和纤维素饮食。每餐不宜过饱,要养成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因便秘引起焦虑、紧张用力,可使心衰加重,甚至有导致突然死亡的危险。戒烟、戒酒、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的体力活动。每日摄入盐小于6g/天。不宜进食高脂肪、含糖量高的食物。
2)注意保暖避寒,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3)控制液体入量,每日喝水及汤不宜过多;监测血压及心率,每日注意观察尿量是否可以正常排出、注意体重变化(3天体重增加不超过2公斤)、下肢有无水肿等情况。
4)要注意稳定情绪,精神愉快,避免紧张激动,保证良好的睡眠。
5)长期卧床病人,应经常翻身,并做深呼吸运动,并帮助和鼓励做肢体活动,特别是下肢活动,以预防肌肉萎缩。预防肺部感染和静脉血栓形成。
6)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复查;不随意增减,不擅自停药,有不适时随时就诊。请一定保存好就诊记录:门诊病历、出院小结等资料,再次就诊时请一定随身携带。
那么,心衰病人能参加什么样的体育锻炼?
如果是心衰急性期,要限制体力活动,心衰较重时以卧床休息为主,且宜半卧位或高枕位,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慢性心衰病人要选择缓慢不过分用力的运动,如步行、慢跑、气功、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前,最好经医生全面体检,了解情况,以便合理选择运动项目和掌握适度的运动量。慢性心衰病人锻炼还要循序渐进,随时调整运动量。开始运动量要小,适应后,逐步增加强度,要量力而行;不要在过冷过热的天气运动,也不要在过饱或者饥饿时运动;运动过程中,应了解自己的心率情况,根据个人特点及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如胸闷,呼吸困难等),控制运动量的大小,并随时调整。运动中,如出现呼吸急促不能自由交谈、大汗、面色苍白、心悸不能坚持运动,心率明显增快或者减慢,血压异常等,说明运动过量了,需立即停止。
如心衰加重,症状明显,应及时就医。我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在治疗顽固性心衰上有很大的优势,是广西第一家使用心衰超滤脱水装置的科室,并成功为多名顽固心衰患者进行心衰超滤治疗,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的疗效。为常规的药物治疗已达不到治疗效果的患者带来福音,也为心衰患者平安度过春“站岗”。(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谢秋娟)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