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高考饮食注意事项
中、高考在即,考生的饮食也是家长们关心的,那么,家长如何做好考生的一日三餐的“后勤服务”,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营养均衡呢?
1.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而大脑思维主要依靠的是葡萄糖,主食中主要含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不足,人不仅会有饥饿感,大脑供能不足而引起头晕、头痛等不适,还会影响到大脑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每天要摄取一定量的主食。每天主食摄入建议250~450g。主食不可吃得过饱,七八分饱即可,可适当吃些粗粮薯类、杂豆类,其血糖指数相对精白米、面低一些,摄入后有一定饱腹作用,能持续提供身体能量,且其中的B族维生素丰富,有益于脑力活动,可保证考试期间的精力充沛。
2.蛋白质充足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某些氨基酸,可以作为脑神经细胞的信号参与神经活动,缺乏会影响学习记忆功能。但人一天也就需要几十克蛋白质,吃过多高蛋白食物会给胃和肝脏带来负担。优质蛋白质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鱼禽蛋肉奶)和大豆,建议考生每天保证1杯牛奶或酸奶(300ml左右)、一个鸡蛋(或大概五个鹌鹑蛋)、2两肉、一把豆(或相应的豆制品),就能保证蛋白质的量足够。
3.蔬菜、水果摄入 蔬菜水果富含钾、钙、镁,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这类食物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同时有利于稳定情绪、抵抗压力。一般来说,一天吃蔬菜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1/2),水果200~350克左右。
4.忌考前改变饮食习惯 考生考前饮食不要因考试临近而刻意改变,不建议大幅变换食谱,不要让孩子吃陌生的食物。尤其考试期间饮食不要做太大的变动,应和平时保持一致,突然改变饮食结构,会造成身体内环境紊乱,干扰正常的学习生活。
5.忌油腻食物过多 高考期间用脑较多,而大脑消耗需要的是糖类并非脂肪,所以建议在考试期间宜清淡饮食。油腻食物包括肥肉、猪脚,油炸食品(油饼、油条、油炸糕、炸鸡、炸鱼、洋快餐、炸薯条)等,食用过多会损伤脾胃及影响消化吸收,加重消化负担,导致分布到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影响学习效率,还会影响下一餐的食欲和吸收。
6.注意水分补充 人体的生理生化代谢都是在液体的环境下进行,高考期间适逢夏季,所以补充水分是至关重要的,足量饮水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每天喝水总量在1500~1700毫升左右,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这里所提到的水分是指温开水或矿泉水,而不包括含糖的饮料。不建议浓茶、咖啡和提神饮料来增强精力,这样不仅会打乱本身固有的生物钟,而且不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不要吃各种冷饮,包括雪糕、冰淇淋、冰镇的饮料,以免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痛、腹痛、腹泻等。我们考生如果感到炎热的话,建议家长提前准备好绿豆汤,帮助考生降火。
7.烹调方式 烹调方式宜采取蒸、煮、烩、炖等法,口味清淡易于消化,有利于抗疲劳和养神醒脑。太甜、太咸、太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
合理的膳食结构对于维持身体和大脑处于良好状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安排考生饮食,充分满足考生在特殊时期的营养需求,才能为考生的中、高考保驾护航。(临床营养科 罗文英)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