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健康宣教详细

登革热来势汹汹,院内防控不可掉以轻心

发布时间:2020-07-03 16:08 本文来源: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天气越来越热,蚊子却越来越活跃了。据新加坡环境局官网数据,新加坡已经连续七周报告登革热感染病例超过1000例,且有不断上升态势。我国厦门、上海已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和港澳台等地区曾暴发登革热疫情,且每年711月为疫情高发期。因此,要警惕本地传播和流行,尤其是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的法定乙类传染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二、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点

1.登革热的传染源: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为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314天。

2.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登革病毒通过雌性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雌性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将病毒传播给人。

3.登革热的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三、医疗机构如何做好院内登革热防控工作呢?

1.上班时尽量穿着长袖工作服,在体表暴露处喷洒或涂抹防蚊液,防蚊液应按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2.每日检测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体温。患者发现体温异常者及时报告及会诊。工作人员发现体温异常者及时到发热门诊或急诊科就诊,登革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按照登革热诊疗指南隔离治疗。

3.加强对登革热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管理:发现所管理的患者出现登革热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与中医科联系,集中收治。原收治科室注意病人离开后的灭蚊和消毒,关闭门窗喷洒杀虫剂,1小时后开窗通风,然后进行室内的清洁和物表消毒,彻底处理后才可以接收病人。

4.病区的清洁: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操作结束后及时处理各类垃圾。加强病房保洁工作及检查,及时运送病区暂存垃圾,使医院环境保持较好的清洁状态。

5.盆栽植物的管理:清理所在科室的积水及盆栽水生植物和荫生植物,避免伊蚊孳生,切断传播途经。

6.值班休息时放蚊帐或点蚊香,调低室内空调温度,暴露皮肤喷洒或涂抹防蚊液。

7.外出旅游或户外活动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白纹伊蚊出没频繁的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感染管理科 梁丹燕)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登革热来势汹汹,院内防控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