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病因和危险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肿瘤患者等。
临床表现:下肢深部小静脉丛血栓形成多发生于腓肠肌或比目鱼肌,故可出现小腿腓肠肌饱满紧韧感、压痛、踝关节部分肿胀,尤其在手术后或卧床期间。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可出现较严重的患肢肿胀、浅静脉曲张和体温升高。查体可见患肢周径明显增加,股静脉走行部位均有压痛,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及静脉性坏疽。
下肢静脉血栓能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那该如何预防呢?
(1)饮食: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戒烟、戒酒、多饮水。(2)物理预防措施:间歇充气压力治疗泵、穿弹力袜、使用弹性绷带。(3)药物预防措施:注射抗凝药物。(4)活动。下面着重介绍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方法一:屈伸运动。取坐位或平卧位,双腿自然放松,双足做主动足踝跖屈(缓慢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背伸(脚尖缓慢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运动,每次运动5分钟,5至8次/日。(如下图)
方法二:环绕动作:取坐位或平卧位,下肢伸展、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做360度环绕,尽量保持最大动作幅度(图 2)。每次运动5分钟,5至8次/日。(如下图)
除上述运动外,其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还有:早期下床活动,床上膝关节屈伸运动、被动挤压小腿肌群等。作为康复医学科的医生,除了自身熟悉及掌握这些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外,更需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因为这些措施不仅操作简单易懂且在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事件中疗效显著。(康复医学科
许贵)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