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气溶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气溶胶”屡次登上热搜,对于这一新词,不少小伙伴表示好奇,“气溶胶”是气体还是胶,它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危害究竟在哪里,我们要如何预防……
气溶胶是什么?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之所以翻译为“胶”,大约就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由于来源和形成原因范围很广,这些固态或液态颗粒的密度与气体介质的密度可以相差微小,也可以悬殊很大。颗粒形状多种多样,可以是近乎球形,诸如液态雾珠,也可以是片状、针状及其他不规则形状。通俗地说,气溶胶个头小小,能飞会飘。
气溶胶的物理状态形式有哪些?据颗粒物的物理状态不同,可将气溶胶分为以下三类:
①固态气溶胶——烟和尘;
②液态气溶胶——雾;
③固液混合态气溶胶——烟雾(烟雾微粒的粒径一般小于1μm)
哪些活动可能产生气溶胶?
气溶胶的范围很广,比如我们常见的雾、霾、吸烟之后产生的烟雾等都属于气溶胶的范围,排泄活动也可能产生气溶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气溶胶,主要是打喷嚏、咳嗽、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小飞沫。
以打喷嚏为例,一个喷嚏喷射出的大飞沫会较快下落,而微小飞沫(直径小于100μm)可以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后者就属于气溶胶。
国家卫健委3月3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显示,目前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还有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还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回应,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但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一般工作生活条件下正确佩戴口罩,足以保护普通公众,大家不必恐慌。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