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自去年首次出现冠状病毒COVID-19以来,全球已报告超过125000例确诊病例和4600多例死亡病例。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世界,防控严峻。新型冠状病毒虽全人群均易感,但是病毒也总是“欺软怕硬”的。
众多资料显示,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病(CVD)者感染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的风险更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形势严峻,减少户外活动,宅在家里是最好的选择。但心血管病患者却犯了难,此类疾病多是慢性病程,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定期门诊随诊,且病情变化快,随时有就医需求。因此,在防疫期间心血管患者的居家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总结了一些居家护理方法,以帮助大家顺利度过疫情难关。
病情稳定可居家管理,但这些情况不能拖
有的患者担心去医院可能发生交叉感染,即便身体不适,自己难以承受,也拒绝去医院,但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提示病情有变化,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否则,极有可能会出现急性心肌梗塞、心衰、高血压急症等危险。必须要立即及时拨打120,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处理,就医全程做好防护措施,戴好口罩。
1. 突发胸闷、胸痛、心绞痛等;
2. 心跳过快或过慢(正常心率在 60-100 次/分);
3.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难以缓解等;
4. 呼吸困难、难入睡、无食欲等;
5. 少尿、下肢水肿等;
6. 做过心脏手术或安装过起搏器的患者;
7. 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血压突然升高(一般超过180/120
mmHg),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多汗、心率增快等。
国家在发力防控的同时,心血管疾病患者自身也要做好疾病管理:
一是,要做好监测。根据自身情况,每天测量血压、心率、体温、体重和观察有无症状等,并做好记录。
二是,坚持服药。高血压患者除了要做好血压测量,还要坚持规律服降压药;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药一定不能停,他汀类药物也需长期服用。千万不能停药,如果擅自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会使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果出现就医不便、药物短缺等情况,可以求助正规网络诊疗的方式,或就近到正规药店买药。务必要购买平时长期服用的同个厂家同个品牌同个剂型和同等剂量的药物,以免出现病情变化。
三是,规律活动。居家的患者在家里多走动,多开窗通风,不久坐久卧。建议每天抽出30分钟进行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
四是,注意饮食调节。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合理一日三餐,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适当选择优质蛋白饮食,多吃点蔬菜、补充维生素等。
五是,调适心情。疫情期间,难免会因为来源于不同渠道的相关新闻出现紧张恐慌的心理,此时多做自己有兴趣的事,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每天的生活。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