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健康宣教详细

小儿腹泻病的防治知识

发布时间:2021-08-13 09:10 本文来源: 五象医院儿科

小儿腹泻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腹泻是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在我国,由于儿童营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本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下面来了解一下腹泻的相关知识及防治原则。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严重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腹泻病病因多样。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婴儿期非特异性肠道免疫功能和特异性肠道免疫功能未发育成熟;正常肠道菌群未建立,肠道菌群失调;婴儿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多肠胃负担较重等内在因素及喂养不当、病毒细菌等致病菌侵袭、滥用抗生素等外在因素共同导致小儿易引起腹泻的发生。发生腹泻的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中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

日常预防小儿腹泻因注意一下几点:

一、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6个月以内婴儿最适宜的食物,应大力提倡小婴儿按需喂养,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可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同时母乳成分适应,易被消化吸收,且很少引起胃肠道过敏,从而减少腹泻发生概率。

二、  按时添加辅食:小儿在添加辅助食物时必须注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渐为断奶做些必要准备,但应避免在夏天断奶。宝宝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三、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干净,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小儿,食具须注意消毒,水源和食品卫生都要严格管理。

四、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五、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六、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容易通过消化道传播,易引起流行,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七、合理应用抗生素:多数小儿腹泻常见为病毒感染或者喂养不当引起,如上述因素引起腹泻可加重胃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腹泻症状加重及并发其他不良后果,所以未明确病因为细菌感染时,不宜使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八、避免不良刺激:平时应防止宝宝过度疲劳、惊吓或过度紧张。

当小儿腹泻发生时应该如处理:

第一、 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观察孩子是否有脱水现象;量宝宝体温,看身上有无其他异常表现,看腹泻是发烧前出现还是发烧后出现的,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小便情况。如有脱水现象则需及时补充液盐。如有发热需使用退热药。

第二、 宝宝腹泻护理要做到一多四不:多补充水和电解质、不要禁食、不要止吐、不要止泻、不滥用抗生素。

患儿精神差、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并发症等及时就医。(五象儿科  蒙金莉)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小儿腹泻病的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