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
可能您对腺样体不太熟悉,但您一定知道(腭)扁桃体。它和(腭)扁桃体一样,是咽淋巴组织的一部分。腺样体的位置特殊,它位于鼻咽顶后壁,后上为颅底,外为咽鼓管咽口,可经咽鼓管至中耳,下为后鼻孔,可通鼻腔、鼻窦,下方可通口腔、喉腔,我们也称它为咽扁桃体。其外形似半个剥皮的橘子,表面不平,且有5-6条纵槽(其内有大量黏液腺,分泌的黏液具有清洁作用)。腺样体在出生时即存在,2-6岁增生旺盛,青春期后逐渐萎缩。腺样体的生理性肥大为正生理现象。但当腺样体炎症反复发作,或邻近部位的炎症,例如慢性鼻﹣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反复刺激时,可导致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
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肥大且引起症状者在临床上称为腺样体肥大。由于腺样体位置特殊,因此其病理性肥大时可导致局部器官的病变,产生相关症状。其中,鼻部的症状包括鼻塞(打鼾、张口呼吸)、流涕、闭塞性鼻音,称为腺样体肥大三联征。耳部的症状,由于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因此可有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咽喉部症状包括咽部不适、咳嗽等。同样,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全身症状,如夜间睡眠打鼾、夜惊、遗尿、磨牙、厌食、注意下降、反应迟钝、性情烦躁、多动等。而长期不予治疗,可以导致营养发育不良、腺样体面容,即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上切牙突出牙列不齐、面部表情愚钝等。
由于腺样体肥大早期症状不易察觉,而此时患儿因为听力下降,在上课时不能听清授课内容,且多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性情烦躁等表现,常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又不服管教,家长多以为学生进入叛逆期,而采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进行干预,结果可想而知,甚至适得其反。
因此,当孩子出现夜间睡眠打鼾、鼻塞、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性情烦躁等情况时,需要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有无腺样体肥大。临床上,一经确诊,建议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而腺样体切除术也已成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的常规手术。目前手术常采用腺样体切割器刮除、鼻内镜下切除及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等。而麻醉方式由于局麻状态下儿童易产生恐惧,对儿童造成心理创伤且局麻下儿童难以配合,因此一般选择全麻。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全身应用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待病情平稳,恢复较好后即可出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陈龙)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