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肥胖患者判断及食养
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居民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合理营养膳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防止超重、肥胖。
一、肥胖定义与判定
定义: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改变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的一种状态。根据肥胖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定期监测体重、腰围等变化和评估体重状况是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措施之一。
判定: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标准,其计算方式是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 2)。依据现行《成年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行业标准,我国成年人体重指数应维持在 18.5≤BMI<24.0,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成年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85厘米≤男性腰围<90厘米、8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前期。
二、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分型
中医学中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篇将人之肥瘦分为“有肥、有膏、有肉”,肥胖病因多与年龄、体质、饮食、情志、劳逸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肥胖属本虚标实证,辨证涉及痰、湿、热等病理因素,常兼夹痰湿、血瘀、气郁等标实之证,其病位多在脾胃,与肾气虚关系密切,并可涉及五脏。常见辨证分型有:胃热火郁证、痰湿内盛证、气郁血瘀证、脾虚不运证、脾肾阳虚证;中医辨证建议咨询中医,通常会有几个证型夹杂,应结合体质调整。
三、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及食养原则:正确认知重在预防;终生管理,持之以恒;主动监测,合理评估;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少吃高能量食物,饮食清淡,限制饮酒;纠正不良饮食行为,科学进餐;多动少静,睡眠充足,作息规律,积极心态;食养有道,合理选择食药物质;目标合理,科学安全减重,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临床营养科 黄晓铃)
参考来源: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
附件:夏季食养方选择及晚餐食谱举例
常见辩证分型 |
|
|
|
| 重点注意 |
胃热火郁证 | 三豆饮 | 铁皮石斛玉竹瘦肉煲瘦肉 | 干白茅根瘦肉汤 | 芦根茶 | 一日当中建议选择一个食疗方,茶饮/汤膳每周3-5次,不建议长期服用,需辩证。 |
痰湿内盛症 | 薏米燕麦饭 | 柚子皮茯苓炖牛尾骨 | 薏苡仁冬瓜汤 | 橘枣茶 | |
气郁血瘀 | 佛手橘皮山楂粥/山楂内金粥 | 黑木耳蒸鸡肉 | 山楂苹果雪梨煲猪腱汤 | 山楂橘皮茶 | |
脾虚不运证 | 扁豆山药粥 | 黄芪茯苓煲鸡肉 | 白扁豆山药莲子百合汤 | 黄芪橘皮饮/荷叶减肥茶 | |
脾肾阳虚证 | 黑米饭 | 小茴香焖羊肉 | 山药黄芪炖鸭肉汤 | 姜桂茶 | |
夏季晚餐举例 | 黑米饭 | 黄瓜炒肉 花生油6g | 蒸桂花鱼(桂花鱼30g) | 荷叶冬瓜汤 | 夏季晚餐计算 |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