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健康宣教详细

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健康宣教

发布时间:2020-04-17 16:17 本文来源: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什么是股骨颈骨折?

答: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的骨折,占成人全身骨折的3.6%

常见人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与骨质疏松有关。易发生股骨线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老年病人易发生严重的全身并发症。

受伤后体征:受伤后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患肢短缩、内收、外旋畸形。患髋有压痛,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打时髋部疼痛。股三角肌有压痛。

1)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6小时内禁食水,6小时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2)予高蛋白、高热量、高钙、高铁、高维生素饮食。对制动的病人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防止便秘及肾结石的发生。

3)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进餐,保证营养供给。

4)给予病人生活上的照顾,满足病人基本的生活需要,协助其生活起居、饮食、卫生等。

5)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清洁,以增加病人舒适感。

6)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做好大小便护理。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1~2周,以患肢的肌肉舒缩活动为主,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关节僵硬,利于骨痂生长,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主。

手术当日6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足趾屈伸运动。
术后第1~2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足部的跖屈、背伸运动及踝关节的踝泵运动,每日3~4次,每次5~20min,一天约完成500个;指导患肢股四头肌和臀肌的等长舒缩(静力舒缩)运动,每日3~4次,每日5~20min,一天约完成500个。术后第3~5天,可抬高上身20~30 °,可逐渐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动作轻柔,被动逐渐转为主动活动,同时可进行全身的功能锻炼,患者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床面,双手拉住吊环,并协助下身,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一般活动10min/,2~3/组,开始时2/h,以后每天增加1~2组,术后早期定时按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2~4
 
一般术后2周拆线,逐渐被动活动髋关节,但屈曲不宜超过90 °,并在初期的基础上增加运动量和强度,同时做直腿抬高训练,足跟距床20cm,在空中停留5~10s放下,如此循环,30~50/次,3~4/d,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各关节功能锻炼,4周后床边活动及扶双拐或步行架不负重练习。

术后5~12周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6
周内避免髋关节主动内收及屈曲;
8
周后根据X线骨折愈合情况,有骨痂形成及内侧骨折线模糊者可开始部分负重;
12
周后自由负重,严禁患侧卧位及骨质疏松者过早负重,术后功能锻炼应延续至出院后骨折完全愈合时。

出院指导:

①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按量口服抗生素、抗凝药、止痛药,解释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

②活动指导:人工关节置术后病人按医嘱指导患者扶助行器下床活动;骨折内固定病人术后6-8周指导患者扶双拐下床活动。X线显示骨折线完全消失,愈合牢固,允许肢体负重。负重练习以行走后患肢无疲劳感、骨折部位无疼痛感为标准。

③随诊指导:术后1个月内返院复查,如出现患肢肿胀、感觉麻木或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时随诊。(关节外科 陶兰娇)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健康宣教